时间: 2025-05-07 08:31: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31:42
忆梦
作者: 石岩 〔清代〕
蕉团稳坐好安禅,炯炯金镫法座燃。
慧鸟鸣来深树里,乱山飞入小窗前。
云镕碧海摩晴日,露洗空天散晓烟。
记得梦中参我佛,色空空色悟真诠。
在蕉树下安静坐禅,明亮的金灯在法座上燃烧。
慧鸟在深深的树丛中鸣叫,乱山的影子飞进小窗前。
白云融化如碧海,轻轻摩挲着晴朗的日子,露水洗净天空,散去清晨的烟雾。
我记得在梦中参悟佛法,色与空的关系中领悟真谛。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石岩,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主要以诗词见长,风格多倾向于佛教哲学和自然景观的描写。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诗人修行时所作,反映了他对禅宗的思考以及对自然的感悟,表达了内心的宁静与对真理的追寻。
《忆梦》是一首充满禅意的诗作,展现了作者对内心宁静的追求以及对佛理的深刻理解。诗中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和生动的意象,表现了诗人在禅修时的体验。开篇“蕉团稳坐好安禅”描绘出一个静谧的环境,蕉树和禅修的结合,使人联想到一种和谐宁静的生活方式。接下来的“炯炯金镫法座燃”,则进一步强化了这一境界的神圣感。
第二联“慧鸟鸣来深树里,乱山飞入小窗前”采用了对比手法,展示了自然界的生机与诗人内心的静谧。慧鸟的鸣叫如同灵性的启发,乱山的影子则象征着外界纷扰的影响,但这些并没有打扰到诗人的内心平静。
后两联则描绘了一幅清晨的景象,云、海、日、露水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清新而灵动的意境。同时,最后一句“记得梦中参我佛,色空空色悟真诠”则揭示了诗人内心的觉悟,表达了对佛教哲学的深入理解。整首诗在自然的描绘中融入了哲理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生命和宇宙的深刻感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禅宗的追求与思考,展现了内心的宁静与对宇宙真理的领悟,体现了佛教哲学的深邃与智慧。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蕉团”主要象征什么?
A. 纷扰
B. 宁静
C. 激动
D. 哀伤
“色空空色”代表了什么哲学思想?
A. 现实与虚幻的关系
B. 物质的存在
C. 自然的变化
D. 人生的追求
诗中“慧鸟”象征什么?
A. 迷茫
B. 智慧与启发
C. 悲伤
D. 追忆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