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6 02:2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6 02:23:00
却是后生王介甫,不曾携妓涴东山。
这位年轻人王介甫,并没有带着妓女去东山游玩。
作者介绍: 冯去非(生卒年不详),字子恭,号寒山,是南宋时期的诗人。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山水自然的向往和对隐逸生活的追求。
创作背景: 本诗可能写于冯去非隐居东山时期,反映了他对于世俗生活的看淡和对清净生活的向往,也可能是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
这首诗通过对比的方式,表现了诗人对王介甫的仰慕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评。王介甫作为年轻一代的代表,虽然身处繁华的社会,却选择了不随波逐流,保持自己的清白和独立。诗中的“携妓”意象不仅是在描绘王介甫的行为,更暗含了对当时社会风气的讽刺。通过简洁的语言,冯去非表达了对清风明月、隐逸生活的向往,同时也在怀念那个更为纯粹的时代。这首诗的语言朴实无华,却蕴含着深刻的社会意义和人文关怀,使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得以反思当下。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王介甫的描绘,表达了对清白、自持的向往,批判了当时社会的风气,体现了诗人对理想和现实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王介甫是哪一位诗人的字?
A. 杜甫
B. 王安石
C. 陶渊明
“携妓”在诗中象征着什么?
A. 清白
B. 世俗的堕落
C. 自然
诗中提到的“东山”代表什么?
A. 繁华的城市
B. 隐逸的生活
C. 战争的地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冯去非的这首诗与李白的《月下独酌》有相似之处,都是通过描绘隐逸生活和内心的独立来反映对社会风气的批判与思考。李白的诗更加豪放,而冯去非则更显沉静和内敛。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但都对自然和清淡生活有着共同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