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杂曲歌辞。十二月乐辞。二月》

时间: 2025-05-07 07:26:17

诗句

二月饮酒采桑津,宜男草生兰笑人。

蒲如交剑风如薰,

劳劳胡燕怨酣春。

薇帐逗烟生绿尘,金翅峨髻愁暮云,

沓飒起舞真珠裙。

津头送别唱流水,酒客背寒南山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6:17

原文展示:

二月饮酒采桑津,宜男草生兰笑人。
蒲如交剑风如薰,劳劳胡燕怨酣春。
薇帐逗烟生绿尘,金翅峨髻愁暮云。
沓飒起舞真珠裙。津头送别唱流水,
酒客背寒南山死。

白话文翻译:

二月时节,我在桑树旁饮酒,采集新鲜的桑叶。草木繁茂,兰花开放,令人心情愉悦。蒲草像交错的剑,春风温和如熏风,来往的燕子在这里恼怒着春光的流逝。烟雾缭绕中,薇帐随风摇曳,带起一片片绿尘,金色的翅膀和高耸的发髻让人忧愁于暮色之中。舞动的珠裙轻盈飘洒,河边送别的歌声伴随着流水,酒客在寒冷的南山中已然死去。

注释:

  • 饮酒:指的是在春天饮酒,表达一种欢快的情绪。
  • 桑津:桑树的水边,桑树是古代人们常用的养蚕植物。
  • 宜男:适合男性的,可能是指饮酒的氛围。
  • :指蒲草,形状如剑。
  • 胡燕:指北方的燕子,带有一丝哀怨之情。
  • 薇帐:指用薇草做的帷帐。
  • 金翅峨髻:形容女子的打扮,金色的翅膀和高耸的发髻。
  • 沓飒:形容舞蹈时的轻快而飘逸。
  • 津头:河岸边。
  • 背寒南山死:表达对死亡的沉重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贺,字长吉,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独特的个性和风格著称。他的作品大多表现出对人生的感慨,尤其是对时间流逝和生命无常的思考。李贺的诗歌语言华丽,意象丰富,常常蕴含着强烈的个人情感和历史感。

创作背景:

《杂曲歌辞》是李贺的一组作品,反映了他对生活的观察与感受。此诗写于春天二月,正值饮酒作乐的季节,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欢愉与隐忧。这种情感在李贺的诗中常常交织在一起,使得他的作品更具深度。

诗歌鉴赏:

《二月》这首诗呈现出浓厚的春日气息和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诗中描绘的自然景象与人们的生活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春天的生机与欢快。通过“饮酒采桑津”的开篇,诗人引入了饮酒与春天的主题,桑树和兰花的描写增添了诗的自然气息。然而,随着诗句的推进,诗人逐渐引入对春天的惆怅与对生命无常的思考。

“蒲如交剑风如薰”这一句中,蒲草的交错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而春风的温暖则暗示着生命的勃发与瞬息万变。“劳劳胡燕怨酣春”则以燕子的哀怨,表达了对春天流逝的惋惜。整首诗在欢快的表象下,潜藏着对生命与时间的哲学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深深的惆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二月饮酒采桑津:描绘春天二月,诗人饮酒的情景,营造出轻松愉悦的气氛。
  • 宜男草生兰笑人:草木繁茂,兰花开得娇艳,令人感到欢快。
  • 蒲如交剑风如薰:蒲草的形态像剑,风轻柔如春天的气息,表达春意盎然。
  • 劳劳胡燕怨酣春:燕子在飞,带着对春天短暂的哀怨。
  • 薇帐逗烟生绿尘:薇草帷帐随风摆动,烟雾中带起的绿尘,富有生动的画面感。
  • 金翅峨髻愁暮云:美丽女子的打扮与愁绪交织在一起,反映出一种无奈和忧伤。
  • 沓飒起舞真珠裙:舞者穿着珠裙轻盈舞动,表现出春天的活力与欢乐。
  • 津头送别唱流水:送别的场景与流水融为一体,带有淡淡的忧伤。
  • 酒客背寒南山死:酒客在南山的寒冷中去世,暗示生命的无常与悲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蒲如交剑”,形象生动地描绘了蒲草的形态。
  • 拟人:如“胡燕怨酣春”,赋予燕子以感情,增强了诗的情感深度。
  • 对仗:整首诗在结构上有一定的对仗工整,增强了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二月为背景,通过饮酒、自然景象及送别场景,表达了对春天的热爱与对生命短暂的感慨。李贺通过细腻的描写与丰富的意象,传达出一种既欢快又忧伤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桑树:象征着生机与繁荣。
  • 兰花:常被视为高洁的象征,代表着美好。
  • 蒲草:形态独特,寓意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 胡燕:带有哀怨情感的燕子,象征着春天的流逝。
  • 真珠裙:舞者的裙子,象征着生活的华美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二月”指的是哪个季节?

    • A. 春天
    • B. 夏天
    • C. 秋天
    • D. 冬天
  2. 诗中“金翅峨髻”指的是?

    • A. 男子
    • B. 美丽女子
    • C. 燕子
    • D. 春风
  3. “津头送别唱流水”描绘了什么场景?

    • A. 饮酒作乐
    • B. 送别的忧伤
    • C. 舞蹈的欢快
    • D. 春天的景色

答案:

  1. A. 春天
  2. B. 美丽女子
  3. B. 送别的忧伤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送别》
  • 杜甫《春望》
  •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送别》相比,李贺的《二月》更注重春天的生机与欢快,而王维则更倾向于表现送别的孤独与哀伤。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千秋,反映出不同的生活态度与哲学思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李贺诗集》
  • 《中国古典诗歌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风流子 寻春燕子矶,用张文潜韵 风流子 其二 风流子 贺词 风流子 和清真韵 风流子 同六禾北郭探梅,漫书所见 风流子 春草。次陈姊宛玉韵 风流子 题钱将军海晏图 风流子 其二 感怀 风流子 其一 秦淮歌馆 风流子 次李仲舆秋思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骁游 玉字旁的字 祀典 情面难却 包含驺的词语有哪些 云池 罗钳吉网 废书长叹 乡巴 卤字旁的字 奶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部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正正经经 鳥字旁的字 辛字旁的字 十室九空 众少不敌 用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