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1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15:49
题灵山绢机石
作者:梅应发 〔宋代〕
山涧山湍流,媪神閟崛奇。
不作江湖迥,縠水清而漪。
异哉灵山灵,幻此天然机。
杼轴驰红女,朝朝忙茧丝。
不见玉指劳,便制鲛室衣。
民家得此练,应宽缕征期。
两岸藓磴滑,谁敢拭眼窥。
却宜就暑饮,六月霜雪飞。
山涧中溪水湍急,奇特的灵山让人惊叹。
这里不似江湖的宽阔,清澈的水面荡漾着涟漪。
奇妙的灵山,宛如天然的机巧。
织布的少女在杼轴上忙碌,朝夕不停地忙着纺织茧丝。
看不到她那玉指的辛劳,却已制成鲛绡衣裳。
民家得到了这种绢练,应该能宽松缕绸的征期。
两岸的苔藓石阶滑腻,谁敢轻易睁眼窥视?
倒不如在炎夏中饮酒,六月的霜雪飞舞。
梅应发,宋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多以自然景观及民生为题材,风格清新自然,颇具田园意境。
本诗写于灵山绢机石附近,灵山以其秀丽的自然风光和淳朴的民风而闻名,诗人通过描绘山水和民俗,表达对自然美和劳动者的赞美。
《题灵山绢机石》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观与劳动生活的诗。诗的开篇通过描绘山涧的急流和灵山的奇特,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自然氛围,显示出灵山的美丽与神秘。接着,诗人转向描绘织布的少女,她们朝夕忙于纺织,展现了勤劳的形象。通过“杼轴驰红女”和“玉指劳”的对比,诗人既表现了劳动的艰辛,又让人感受到美的存在。诗中还提到民家因得此练而宽松了征期,彰显了劳动成果对人们生活的重要性。最后两句更是将读者的视角引向了夏日的轻松与愉悦,暗示着对生活的享受与对劳动的肯定。
整首诗的意境清新而明朗,融自然之美与人文之情于一体,展示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以及对劳动者的尊重,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
整首诗表现了对自然风光的赞美和对劳动人民的尊重,强调了自然与人类劳动之间的和谐关系,体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和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诗中“杼轴驰红女”中的“红女”指的是哪个角色?
A. 织布的少女
B. 神灵
C. 渔女
D. 画家
“六月霜雪飞”表达了什么样的意境?
A. 冬天的寒冷
B. 夏天的炎热
C. 清凉的夏日
D. 秋天的落叶
诗中提到的“鲛室衣”最有可能指什么?
A. 一种美丽的衣物
B. 一种食物
C. 一种乐器
D. 一种建筑
《静夜思》与《题灵山绢机石》都描绘了自然景观和人们的生活,但《静夜思》更多地涉及思乡之情,而《题灵山绢机石》则侧重于劳动与自然的结合,展现了更为积极的生活态度和对美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