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诚斋待月》

时间: 2025-05-07 07:01:21

诗句

红稠碧秀晴山园,只有诚斋眼界宽。

月近竹梢偏不上,要人不看要人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1:21

原文展示:

红稠碧秀晴山园,
只有诚斋眼界宽。
月近竹梢偏不上,
要人不看要人看。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丽的山园,红花繁盛,绿树秀丽,晴朗的天空下,只有诗人所在的“诚斋”眼界开阔。月亮靠近竹梢却偏偏不能升起,想要人不去看却又希望有人去看。

注释:

  • 红稠:红色的花朵繁密。
  • 碧秀:绿色的树木秀丽。
  • 晴山园:晴朗的山林园子。
  • 诚斋:指诗人的书斋,象征着他的思想境界。
  • 月近竹梢偏不上:月亮已经接近竹子的顶端,却没有升上去,暗示某种遗憾或无奈。
  • 要人不看要人看:表达了复杂的心理状态,既希望别人来欣赏,又想保持一种孤独的姿态。

典故解析:

“诚斋”是诗人的书房名,代表了他的内心世界和追求。诗中提到的“月”和“竹”都是传统文化中常见的意象,月亮象征清冷和追求的理想,竹子则象征高洁和坚韧,二者结合在一起,反映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和对现实的无奈。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杨万里,字廷秀,号诚斋,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以清新、自然的诗风著称。他的诗常以自然景物为题材,表达对生活的热爱和对自然的观察。

  • 创作背景:此时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向往和对人际关系的复杂情感。

诗歌鉴赏:

《诚斋待月》是一首充满哲思的诗,杨万里通过对自然景色的细腻描绘,反映出自己内心的宽广与孤独。诗的开头以“红稠碧秀”描绘出一个色彩斑斓、充满生机的山园,给人以视觉上的美感。紧接着“只有诚斋眼界宽”,这句揭示了诗人独特的视野和境界,表明他对美的感知与欣赏并不局限于眼前的景物,而是心灵的开阔。

“月近竹梢偏不上”这一句,通过月亮与竹子的意象,暗示了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月亮象征着理想和追求,而竹子则象征着高洁和坚韧,但二者之间的关系却显得有些无奈和失落。最后一句“要人不看要人看”则表现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一方面希望人们欣赏美好,另一方面又渴望一种独立和不被打扰的状态。这种复杂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孤独和美好之间的挣扎,形成了诗歌的深刻内涵。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红稠碧秀晴山园”:描绘了一个充满生机的山园,色彩鲜艳,意象生动。
    • “只有诚斋眼界宽”:强调了诗人开阔的心灵和视野,表明他对自然的独特理解。
    • “月近竹梢偏不上”:表现了理想与现实之间的距离,暗示了一种无奈。
    • “要人不看要人看”: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心理。
  •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红稠碧秀”,形成和谐的音韵。
    • 意象:月亮与竹子的结合,象征追求与现实的对立。
  •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自然美的热爱与追求,以及在孤独中对美好事物的复杂情感。

意象分析:

  • 红稠:象征着生命力和繁荣。
  • 碧秀:代表了自然的清新与高洁。
  • :象征理想、渴望和孤独。
  • :象征坚韧的品格和独立的精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诚斋”指的是: A. 诗人的书房
    B. 一种花
    C. 一种动物
    D. 一种乐器

  2. “月近竹梢偏不上”表达的情感是: A. 喜悦
    B. 无奈
    C. 愤怒
    D. 平静

  3. 诗中提到的色彩主要是: A. 红与白
    B. 红与碧
    C. 蓝与绿
    D. 黄与黑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水调歌头》
  • 李白《静夜思》

诗词对比

  • 杨万里的《诚斋待月》和苏轼的《水调歌头》都表现了对美的向往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但前者更注重自然的细腻描写,后者则更多地表现个人情感与理想的追求。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 《杨万里诗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同祝鸣和锦江泛舟 忆用叙弟 渡黑龙江时连雨水涨竟日乃济 青桥驿 咏琵琶 中元夕望开福寺塔灯 滇池泛舟见新雁 咏霜 出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云阶月地 公所 怪诞诡奇 包含像的成语 鳞集毛萃 四仙桌 驽马恋栈 又字旁的字 豸字旁的字 曰字旁的字 入字旁的字 金跃 垣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赏善罚恶 吓魂台 讨类 矢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