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20:2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28:47
满座诗人吟送酒,离城此会亦应稀。
春风下第时称屈,秋卷呈亲自束归。
日晚山花当马落,天阴水鸟傍船飞。
江边道路多苔藓,尘土无由得上衣。
在满座的诗人中,大家对你送酒欢吟,离开城市的聚会实在是稀少。
春风中你失去功名,正是让人感到屈辱的时刻,而秋天的信件则是你自己所带回来的。
黄昏时分,山花在马蹄下纷纷落下,天色阴沉,水鸟在船旁飞翔。
江边的道路满是苔藓,尘土无从沾染到你的衣裳。
姚合(约780年-842年),字子云,号尧山,唐代诗人,生于河南,后移居长安。其诗以清新自然见长,风格多样,尤其擅长边塞诗和咏史诗。
此诗作于姚合与崔约分别之际,崔约因科举失利而归,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朋友的惦念与送别之情,反映了科举制度下的竞争与无奈。
《送崔约下第归扬州》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送别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对朋友崔约的关心与惋惜。开头“满座诗人吟送酒”,展现了送别场合的热闹气氛,但随即转向“离城此会亦应稀”,暗示这场聚会的珍贵,因崔约将离去而显得更加难得。此时,春风象征着希望与生机,但“下第”却是对崔约处境的深切同情,反映出诗人对科举这一制度的不满与对友人命运的同情。
接下来的“日晚山花当马落,天阴水鸟傍船飞”,描绘了黄昏时分的自然景象,既有美感又增添了几分惆怅,似乎在暗示崔约人生的无常与漂泊。最后两句“江边道路多苔藓,尘土无由得上衣”,用生动的景象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离别的伤感,强调了友人即将离去的事实,寓意着对美好时光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送别之情,又有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感悟,体现了唐代诗歌的高超艺术性。
整首诗表达了对朋友的深切关怀与惋惜,反思了科举制度下的竞争与无奈,呈现出人生命运的无常与离别的哀愁。
诗中提到的“下第”指的是什么?
诗中“江边道路多苔藓”主要表达了什么?
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相比,姚合的诗更加强调了离别的情感,而王维的作品则更多表现了对友人前程的祝福与期待。两者都展示了唐代诗人对友人情谊的珍视,但情感基调各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