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裴中丞赴华州》

时间: 2025-04-24 20:28:47

诗句

我梦何曾应,看君渡浐川。

自无仙掌分,非是圣心偏。

径草多生药,庭花半落泉。

人间有此郡,况在凤城边。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20:28:47

原文展示:

送裴中丞赴华州
我梦何曾应,看君渡浐川。
自无仙掌分,非是圣心偏。
径草多生药,庭花半落泉。
人间有此郡,况在凤城边。

白话文翻译:

我在梦中怎么可能回应你呢?只看到你渡过浐川。
这并不是因为我有仙人的恩赐,也不是因为我心意特别。
小路旁的草丛中长满了药草,庭院中的花朵也半枯落在泉水旁。
人间有这样的地方,更何况在凤城附近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浐川:浐川,古名,今陕西省境内的一条河流。
  • 仙掌:仙人之手,代表神仙的庇护。
  • 圣心:指圣贤之心,暗指对他人的关心和照顾。
  • 径草:小路旁的杂草。
  • :药草,可能暗指医治或养生的性质。
  • 庭花:庭院中的花。
  • :泉水,象征清流和生命的源泉。

典故解析:

  • “仙掌”与“圣心”:古代诗词中常用神仙与圣人来比拟人间的情感和联系,表达对友人的期许与祝福。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姚合(约公元 779-843年),字子文,唐代诗人,曾任职于地方官,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景色和人情冷暖。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姚合送别朋友裴中丞赴华州之际,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切和祝福,反映了他对人生和自然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送别为主题,情感真挚,意境清新。开头以“我梦何曾应”,表明了诗人对友人的期盼与无奈,接着描绘了朋友渡过浐川的情景,表达了对他旅途的祝福。诗中“自无仙掌分,非是圣心偏”一句,深刻地揭示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并非只依赖于神秘的力量,而是基于真诚的心意。此后,诗人以“径草多生药,庭花半落泉”描绘了自然的景象,既有生机又有些许凋零,象征着人生的无常与美好并存。最后一句“人间有此郡,况在凤城边”则强调了华州的美丽与独特,抒发了对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梦何曾应”:诗人自觉与友人的距离,暗示梦中也无法相见。
  • “看君渡浐川”:描绘朋友出行的情景,带有些许忧虑。
  • “自无仙掌分,非是圣心偏”:强调对友人的祝福并非来自超自然的力量,而是出自真诚的情感。
  • “径草多生药,庭花半落泉”:自然景物的描写,体现了生命的轮回与无常。
  • “人间有此郡,况在凤城边”:总结华州的美丽,传达对友人未来的祝福。

修辞手法:

  • 比喻:仙掌和圣心比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与关爱。
  • 对仗:如“径草多生药,庭花半落泉”,展示了诗人的工整与对称美。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送别表达了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真挚的情感以及对自然的感悟。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浐川:象征旅途的开始。
  • 仙掌:象征神秘的庇护。
  • 药草:象征生命与希望。
  • 庭花:象征美好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河流名称是? A. 长江
    B. 浐川
    C. 黄河
    D. 渭河

  2. 诗人用什么来比喻人间的情感关系? A. 仙掌
    B. 花草
    C. 山水
    D. 朋友

  3. 诗中的“庭花半落泉”意象象征什么? A. 美好与凋零
    B. 生命的源泉
    C. 旅行的开始
    D. 友谊的长久

答案:

  1. B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登鹳雀楼》
  • 李白《送孟浩然之广陵》

诗词对比:

  • 姚合与王之涣的送别诗对比,姚合更侧重于内心情感的表达,而王之涣则更注重景物的描绘与壮志的表现,体现不同的诗风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查询

三茅观 偶成 其五 送薜府判之广东 立春日 红梅十九首 其十八 索笋长句寄傅隐君 自崔镇至济州人情风俗可叹三十韵 过𣪁陵 江月楼 秋吟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走之旁的字 物稀为贵 走字旁的字 周游列国 勃然大怒 东野败驾 水字旁的字 德被八方 稍地 虏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老爷们儿 待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上天入地 士字旁的字 包含正的成语 同字框的字 邦党 苟且偷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