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神堂道中听后骑短笛妙甚而花柳已有思涧流溅溅可喜》

时间: 2025-05-04 05:19:10

诗句

从来十八拍,笛里更清新。

著处是浅笑,可人惟晚春。

末扳红簌簌,且揭碧鳞鳞。

小雨为我止,鹁鸪长自驯。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19:10

原文展示

神堂道中听后骑短笛妙甚而花柳已有思涧流溅溅可喜 吴则礼 〔宋代〕

从来十八拍,笛里更清新。 著处是浅笑,可人惟晚春。 末扳红簌簌,且揭碧鳞鳞。 小雨为我止,鹁鸪长自驯。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在神堂道中听到后骑吹奏短笛的美妙声音,以及周围花柳、涧流的自然景色。诗中表达了清新、愉悦的情感。

注释

  • 十八拍:指笛曲《梅花三弄》,因其有十八个乐段而得名。
  • 清新:指笛声清脆悦耳。
  • 著处:到处,处处。
  • 浅笑:微微的笑意。
  • 可人:令人喜爱。
  • 晚春:春季的末期。
  • 末扳:指花瓣。
  • 红簌簌:形容花瓣纷纷落下的样子。
  • 碧鳞鳞:形容水波像鱼鳞一样闪烁。
  • 小雨为我止:指小雨停了。
  • 鹁鸪:一种鸟,此处指鸟鸣。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吴则礼,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感受到他对自然景物的细腻观察和深刻感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在诗人行旅途中,听到美妙的笛声,同时欣赏到晚春时节的自然景色,心情愉悦,遂作此诗。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清新自然的语言,描绘了诗人在神堂道中听到后骑吹奏短笛的美妙声音,以及周围花柳、涧流的自然景色。诗中“从来十八拍,笛里更清新”直接表达了笛声的清脆悦耳,而“著处是浅笑,可人惟晚春”则通过拟人手法,将自然景色赋予了人的情感,表达了诗人对晚春时节的喜爱。后两句“末扳红簌簌,且揭碧鳞鳞”进一步以生动的意象描绘了花瓣的飘落和水波的闪烁,最后“小雨为我止,鹁鸪长自驯”则以自然景物的变化,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宁静和愉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从来十八拍,笛里更清新:笛声如同《梅花三弄》般清新悦耳。
  2. 著处是浅笑,可人惟晚春:处处都是微微的笑意,最令人喜爱的是晚春时节。
  3. 末扳红簌簌,且揭碧鳞鳞:花瓣纷纷落下,水波闪烁如鱼鳞。
  4. 小雨为我止,鹁鸪长自驯:小雨停了,鸟鸣声依旧。

修辞手法

  • 拟人:将自然景色赋予人的情感,如“著处是浅笑”。
  • 比喻:用“碧鳞鳞”比喻水波的闪烁。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和对生活的愉悦感受。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笛声:清新悦耳。
  • 晚春:令人喜爱。
  • 花瓣:纷纷落下。
  • 水波:闪烁如鱼鳞。
  • 小雨:停了。
  • 鸟鸣:依旧。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笛曲是? A. 梅花三弄 B. 阳关三叠 C. 高山流水 D. 渔舟唱晚

  2. “著处是浅笑”中的“著处”是什么意思? A. 到处 B. 著书 C. 著述 D. 著录

  3. 诗中哪个词形容了水波的闪烁? A. 碧鳞鳞 B. 红簌簌 C. 清新 D. 浅笑

答案

  1. A
  2. A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同样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喜爱。

诗词对比

  • 杜甫《春望》:虽然主题不同,但都体现了诗人对自然景色的深刻感悟。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吴则礼的诗作,可进一步了解其风格。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提供了丰富的诗词鉴赏知识。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点绛唇 点绛唇·连夜春寒 点绛唇 夜归车上闻歌作 点绛唇 点绛唇·帘卷荷香 点绛唇 其四 无题 点绛唇 闺怨 点绛唇 美人肩 点绛唇 孝鲁属题陈小翠画天寒倚竹便面 点绛唇 月夜哭如山妹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一针一缐 以鼠为璞 俯仰异观 犬字旁的字 走之旁的字 虑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香字旁的字 逃暑饮 包含瓷的词语有哪些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 解户 雨笠烟蓑 折文旁的字 海潮 十字旁的字 罗丽 袒裼裸裎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