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9:50:4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50:43
宝剑
作者: 韩偓 〔唐代〕
因极还应有甚通,难将粪壤掩神踪。
斗间紫气分明后,擘地成川看化龙。
这把宝剑因极其锋利,所以它的本性也应有极高的通透;然而,难以用污泥来掩盖它的神秘踪迹。
在斗牛星分明的时刻,剑光如紫气般闪烁,犹如劈开大地形成河流,观看那化作龙的伟大气象。
作者介绍:韩偓(约835年-约884年),字宗道,号青山,唐代诗人,世称“韩青山”。他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而著称,擅长描写自然景观和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繁荣并存的时期,诗人通过宝剑这一意象,表达了对自身才华的自信以及对未来的期望。
这首《宝剑》通过宝剑这一强烈的意象,传达出一种锐意进取的精神与对自身才华的自信。开篇的“因极还应有甚通”表达了作者对自身能力的认同,暗示着其深厚的文化修养与理解力。接着,“难将粪壤掩神踪”则通过对比,强调了高洁与低贱之间的矛盾,进一步突出了作者对自身价值的坚持。下半部分“斗间紫气分明后,擘地成川看化龙”则借助天上星辰的景象,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气势与生机,强调了宝剑的力量之大,化作龙的象征意味深远,展现出一种雄心壮志、志在高远的情怀。
整首诗不仅仅是对宝剑的赞美,更是对人生理想与追求的隐喻,展现了诗人对未来的美好期望和自身价值的坚定信念。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与对自身才能的自信,同时也反映了对社会环境的思考,具有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是什么?
诗中“化龙”象征什么意思?
诗人认为自身的才能如何?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