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35: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35:57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
凿崖泄奔湍,古称神禹迹。
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
水性自云静,石中本无声。
如何两相激,雷转空山惊?
贻之道门归,了此物我情。
这首诗描写了嘉陵江奔流的声音,寄情于深山隐士。诗人提到,江水从岩石中奔涌而出,古人称赞这是大禹治水的遗迹。夜晚在山门的客栈中,独自一人无法安然入睡。水的性情本是平静的,然而在石缝中却发出声响。究竟是怎样的原因使得水声如此激荡,宛如雷声震动空山?我将这江水之声作为礼物回赠给道门的隐士,表达我对这自然景象的深切情感。
韦应物是唐代著名的诗人,以其清新淡雅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山水、隐逸生活,常带有哲理性和思考性。他的生平经历较为坎坷,曾任职于官场,但也有隐居的经历。
该诗创作于韦应物隐居生活的时期,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的感悟和内心的情感。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诗人反思人生,寄情于自然,尤其是对隐士生活的向往。
《听嘉陵江水声寄深上人》通过描绘嘉陵江的奔流声,展现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深刻理解与感受。开头的“凿崖泄奔湍”,不仅描写了江水的奔腾,也象征着大自然的力量与神秘。诗人以大禹治水的典故引入,暗示这条江流的历史意义,表现出对古代英雄的敬仰。
接下来的“夜喧山门店,独宿不安席”,则营造出一种孤独与不安的气氛,体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感。水的本性是静的,但在石间碰撞后却发出激烈的声音,表达了事物内在的矛盾与冲突,这种反差也引发了诗人的思考。
最后两句,诗人将水声视为一种情感的寄托,既是对隐士的敬意,也反映出诗人与自然的深厚关系。整首诗在音韵和意象上都表现出和谐与冲突的统一,展现了韦应物深邃的哲思与高超的艺术才能。
整首诗通过嘉陵江的水声,表现了诗人对隐士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反映了人与自然、人与历史的关系,体现了诗人哲理性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神禹”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诗人为何在夜晚独宿山门店?
“水性自云静”表达了什么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