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06: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06:16
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
作者: 贾岛 〔唐代〕
峰前峰后寺新秋,
绝顶高窗见沃洲。
人在定中闻蟋蟀,
鹤从栖处挂猕猴。
山钟夜渡空江水,
汀月寒生古石楼。
心忆悬帆身未遂,
谢公此地昔年游。
在高峰前后,秋天的新景色映衬着寺庙,
在绝顶的高窗中,可以看到肥沃的洲岛。
人在静心的状态中,听到蟋蟀的鸣叫,
而鹤则在栖息的地方挂着猕猴。
山中的钟声在夜晚穿越空旷的江水,
水边的月光使古老的石楼显得寒冷。
心中思念着悬挂的帆船,身体却未能前往,
谢公曾在此地游玩,留下美好的回忆。
作者介绍:贾岛,唐代诗人,以“入诗入画”的风格著称,作品多表达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色的结合。他的诗词常常蕴含哲理,结合道教思想,展现出深邃的情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贾岛晚年,他游历了许多名山大川,在天竺灵隐寺停留时,感受到深秋的静谧与孤独,故作此诗寄托情感。
贾岛的《早秋寄题天竺灵隐寺》是一首描绘自然景色与内心感受的诗作。诗的前两句通过“峰前峰后寺新秋”和“绝顶高窗见沃洲”描绘出灵隐寺秋日的清新景象,传达出一种宁静的美。诗的第三句“人在定中闻蟋蟀”,则将读者的视角转向内心,体现出诗人对静修生活的向往和对秋天的感知。蟋蟀的鸣叫象征着秋天的到来,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一种孤独与思念。
后半部分的意象更加丰富,钟声、江水、月光等元素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特别是“心忆悬帆身未遂”,表达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和追求的无奈,情感深邃而引人共鸣。最后提到的“谢公此地昔年游”,则不仅增加了历史的厚重感,也让人思考人与自然、历史与个人之间的关系。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诗人对秋天的感怀、对宁静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兼具自然景观的描绘和内心情感的流露。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蟋蟀”象征什么?
“山钟夜渡空江水”描绘了怎样的场景?
诗中提到的“谢公”是指哪位历史人物?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