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5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51:12
次韵子云春日
作者: 韩元吉 〔宋代〕
问舍求田苦未成,
定逢丘壑眼先明。
极知官事无时了,
且作青山任意行。
元亮折腰应自笑,
子荆洗耳讵忘情。
不妨同是催科拙,
下考他年更类城。
我问你求田问舍的事情,辛苦却始终未能如愿,
我肯定会在丘陵和山谷中,先看到明亮的风景。
我知道官场的事情没有尽头,
不如在青山中随意游玩。
元亮(王元亮)为了仕途而低头,想必也会自得其乐,
子荆(子云,指子云荆)在耳边洗耳,难道会忘却心中情怀?
我们也不妨都在催促科举之路上不太顺利,
明年再考,或许又会变得像城一样繁华。
作者介绍:韩元吉,字子云,号倚云,宋代诗人,以其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他的诗多描写山水和田园生活,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春日,正值自然复苏之际,表达了诗人对官场无奈的感叹和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此诗以问舍求田的苦恼开篇,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理想的追求,却因现实的无奈而感到苦闷。接着,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写,将视线转向丘壑,表达出一种向自然寻求解脱的渴望。官场的繁杂与琐碎在诗中被揭示,诗人选择在青山中任意行走,以此彰显一种对生活的态度:宁愿放弃名利,也不愿沉溺于繁忙的官场。诗中提到的元亮与子荆,分别象征了执著与放下,诗人以此自嘲,体现出对命运的无奈和对理想的坚持。最后一句则以一种积极的态度结束,暗示着未来的希望与可能。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对比(如官场与青山)、拟人(如“洗耳”)、以及典故引喻(如元亮与子荆),使得诗意更加深厚。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生活理想的坚持、对官场无奈的感慨,以及对自然生活的向往,体现出一种超脱与积极的生命态度。
诗词测试:
诗人通过什么方式表达对官场的无奈?
A. 通过描写自然风景
B. 通过对名利的渴望
C. 通过个人经历
答案:A
“元亮折腰”指的是哪个方面?
A. 对生活的放弃
B. 对仕途的妥协
C. 对自由的追求
答案:B
诗中提到的“青山”象征什么?
A. 名利
B. 自由与自然
C. 繁忙
答案: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