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26:0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26:04
楞伽峡
作者: 戴熙 〔清代〕
积水化为石,石势皆下俯。
突兀夹两崖,颠倒悬万乳。
擎出飞空泉,洒作满天雨。
交汇奔巨雷,倏忽过强弩。
盘盘苍藤挂,瑟瑟寒箨舞。
翡翠鸣啁啾,蛱蝶见三五。
我欲蹑其颠,山风落如斧。
恐有会钟龙,来攫跑泉虎。
归当挟睡仙,脱漏重游补。
积水最终化为坚石,石头的形势皆是向下俯视。
两崖之间犹如突兀而立,仿佛倒悬着万千乳汁。
高高地涌出飞空之泉,洒下满天的雨水。
水流交汇如同奔腾的雷声,倏忽间如强弩般射出。
苍翠的藤蔓盘旋而挂,寒冷的箨叶在微风中舞动。
翡翠鸟儿鸣叫啁啾,蝴蝶在三五之间翩翩起舞。
我想踩上那山顶,山风如斧般割面而来。
恐怕会有神龙来袭,抓走那奔涌的泉水。
归来的时候我会带回沉睡的仙人,重新游览这个地方。
作者介绍:戴熙,清代诗人,以其山水诗著称,作品多描写自然景观,情感细腻,风格独特。他的诗常常融合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展现出一种清新脱俗的气质。
创作背景:此诗作于戴熙山水游历期间,诗人亲身经历了楞伽峡的壮丽景色,感受到自然的宏伟与神秘,因而赋诗以表心声。诗中描绘的景象和情感反映了他对自然的崇敬和对生活的思考。
《楞伽峡》以其奇特的地形和壮丽的景色为背景,展现出诗人对自然的深切感悟和对生命的反思。诗中描绘的积水化石、飞泉洒雨,表现了自然的力量与美。诗的开头通过对“积水”和“石”的描述,引入了一个充满视觉冲击的自然场景,给读者以强烈的感官体验。接着,通过“交汇奔巨雷”、“倏忽过强弩”等意象,诗人将自然的力量与速度生动地呈现出来,仿佛置身于一场惊心动魄的自然演绎中。
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自然中的生命,如“翡翠鸣啁啾,蛱蝶见三五”,展现了生机与活力。这里的描写不仅展现了自然的美丽,也透露出一种闲适与宁静的心境。在“我欲蹑其颠”中,诗人表达了对攀登高峰、探索未知的渴望。然而,随之而来的“恐有会钟龙”,则暗示着自然的不可预知与潜在的危险,带有一丝警示意味。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与生动的描写,表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思考以及对自我心灵的探索,构成了一幅宏伟而美丽的山水画卷,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体上,诗歌表达了对自然的敬畏与喜爱,和对人生哲理的思考,既有对壮丽景色的赞美,也有对生命瞬息万变的感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积水”最终变成了什么?
诗人想要踩上哪个地方?
“山风落如斧”中的“斧”意指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