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3 19:37:3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3 19:37:31
蔼蔼堂西十亩园,
晚凉迎步绿阴繁。
共惊春去已多日,
争看花开最后番。
未许狂风催烂熳,
故将青幄强安存。
请公作意勤欢赏,
趁取残红照酒樽。
在西边的园子里,绿意盎然,面积有十亩。傍晚的凉风送来阵阵清爽,我在繁茂的绿阴下漫步。大家共同感叹春天已经过去了好几天,争相过来欣赏最后一批花开的景象。我们不允许狂风催促花朵凋谢,因此特意搭起绿色的帐篷来保护这些花朵。请你们用心去欣赏,趁着残存的花朵,举杯畅饮吧。
这首诗通过描绘芍药花园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春天的眷恋和对友人的诚挚邀请。开头的“蔼蔼堂西十亩园”生动地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花园画面,给予读者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随着诗句的展开,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感慨愈发明显,尤其是“共惊春去已多日”,流露出一种对美好时光易逝的无奈与惋惜。
在对花的描写中,诗人不仅仅是在欣赏花的美丽,更是借花抒情,表达对生活的热爱与珍惜。末尾的“趁取残红照酒樽”,更是将赏花与饮酒结合,体现了一种享受当下的生活态度。整首诗意境优美,既有自然的和谐美,也有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春天的怀恋,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传达了与友人共饮共赏的生活态度,体现了一种乐观、积极的生活哲学。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情感基调,传递出一种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珍视。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苏轼
B. 苏辙
C. 李白
D. 杜甫
诗中提到的花是什么?
A. 玫瑰
B. 芍药
C. 荷花
D. 菊花
诗中提到的“青幄”指的是什么?
A. 青色的帐篷
B. 青色的花
C. 青色的水
D. 青色的树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两首诗同样描绘了自然风光与人生哲理,体现了古代诗人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苏轼的诗中更强调了情感的细腻,而王维则更侧重于自然的宁静与和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