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赠人》

时间: 2025-04-26 01:51:53

诗句

邹阳休上书,缧绁非所耻。

祸虽如风飙,义命有根柢。

次公从长公,讲经狴犴底。

闻道在崇朝,夕死亦可矣。

刑以惩小人,怀之在君子。

匕鬯苟不隳,何妨惊百里。

委运与思愆,并行正相倚。

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1:51:53

原文展示:

邹阳休上书,缧绁非所耻。
祸虽如风飙,义命有根柢。
次公从长公,讲经狴犴底。
闻道在崇朝,夕死亦可矣。
刑以惩小人,怀之在君子。
匕鬯苟不隳,何妨惊百里。
委运与思愆,并行正相倚。
古人大业成,皆自忧患始。

白话文翻译:

邹阳不必上书,身陷囹圄并不丢人。
灾祸虽如风暴般猛烈,义气与生命却有根基。
次公跟随长公,讲述狴犴的道理。
听闻圣道在崇朝,纵使死于傍晚也无妨。
刑法是用来惩罚小人的,心怀正义的是君子。
匕首与祭品只要不被玷污,何妨惹起百里之外的惊动。
命运与思虑相互依存,正好相辅相成。
古人伟大的事业,都是从忧患中开始的。

注释:

  • 邹阳:指的是邹阳,汉代的著名文学家,以其义气而著称。
  • 缧绁:指囚禁的绳索,形容被囚禁的状态。
  • 义命:指义气和生命,强调高尚的道德观。
  • 狴犴:古代传说中的一种妖兽,用来比喻讲解道理的艰难。
  • 崇朝:指的是尊崇的早晨,象征光明的未来。
  • 匕鬯:古代祭祀用的器具,代表着纯洁、正义的象征。
  • 百里:象征着远方,代表影响力。
  • 委运:命运的安排,指自然法则。
  • 思愆:指思想上的过失,反思的意识。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岩,清代诗人,生于一个文化氛围浓厚的家庭,擅长诗歌,作品多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思考和对人性的关注。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背景是当时社会动荡不安,诗人借古人的故事和自身经历来传达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强调义气与道德的相互关系。

诗歌鉴赏:

《赠人》是一首充满哲理与情感的诗作,通过对古人与时人之间的对比,展现了诗人对人生的深刻理解和对社会正义的追求。诗中提到的“缧绁”与“义命”,让人感受到一种虽身处困境,但依然不屈不挠的气概。刘岩通过对邹阳的引用,强调了一个人不必为身处逆境而感到羞耻,反而应当在困境中坚持自己的信念。

诗中还提到“刑以惩小人”,这句话深刻揭示了法律的作用是维护社会的公正,而真正的君子则是心怀正义的人。这种对比让人反思当今社会中义与法的关系,强调了一个人应当在道德与法律之间找到平衡。

整首诗语言简练而富有力量,意象丰富,反映了诗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社会的关注。通过这些深刻的哲理,刘岩传达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鼓励人们在困境中仍要坚持自己的信念,并努力追求真理与正义。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邹阳休上书:不必上书,表明不屑于向权贵低头。
  2. 缧绁非所耻:被囚禁并不可耻,反而是一种荣耀。
  3. 祸虽如风飙:虽然灾难如风暴般猛烈。
  4. 义命有根柢:但义气与生命却是有根本的。
  5. 次公从长公:次公跟随长公,表明传道的艰难。
  6. 讲经狴犴底:讲解内心的道理,象征正义的传承。
  7. 闻道在崇朝:听闻圣道,象征着光明的未来。
  8. 夕死亦可矣:即使死于黄昏,依然无怨无悔。
  9. 刑以惩小人:法律惩治小人,体现了正义。
  10. 怀之在君子:君子应当心怀正义。
  11. 匕鬯苟不隳:只要不玷污正义的象征。
  12. 何妨惊百里:何必担心引起远方的骚动。
  13. 委运与思愆:命运与思虑相互依存。
  14. 并行正相倚:彼此相辅相成,共同前行。
  15. 古人大业成:古人伟大的事业,都是从忧患开始。

修辞手法:

  • 比喻:用“风飙”比喻灾难的猛烈。
  • 对仗:如“刑以惩小人,怀之在君子”展现了对比。
  • 排比:句式结构相似,增强了诗的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道德与法律的思考,强调在逆境中坚持自己的信仰,勇于面对困境,并通过古人的经历来启迪今人,传达了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缧绁:象征束缚与困境。
  • 义命:象征忠诚与生命的价值。
  • 狴犴:象征艰难的讲解与传播。
  • 匕鬯:象征纯洁与正义。
  • 百里:象征远大的影响力与志向。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邹阳”指的是哪个历史人物? a) 汉代文学家
    b) 清代诗人
    c) 三国演义人物

  2. 诗中提到的“缧绁”是什么意思? a) 奢华的衣服
    b) 囚禁的绳索
    c) 诗歌的形式

  3. “刑以惩小人”表达了什么思想? a) 法律应惩罚坏人
    b) 法律不重要
    c) 小人应受到保护

答案:

  1. a) 汉代文学家
  2. b) 囚禁的绳索
  3. a) 法律应惩罚坏人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赠人》与《春江花月夜》:两首诗均体现了对人生、道德的深刻思考,但《春江花月夜》更侧重于自然景色与情感的表达,而《赠人》则着重于社会现象的反映。

参考资料:

  • 《清代诗歌研究》
  • 《古诗词解析与鉴赏》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临江仙题网络小说第一次亲密接触 临江仙·小住山村 临江仙二十首 其二 塘荷 临江仙四首 其一 临江仙 临江仙 初秋西湖泛月 临江仙 临江仙引 临江仙 开封清明上河园重遇孙洁 临江仙 其一 方密之江天晓雾图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行字旁的字 脱兔之势 包含碌的成语 面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讦控 禄命 旅望 大字旁的字 血字旁的字 包含斜的词语有哪些 兵以诈立 包含粢的词语有哪些 泪踪 忧心如醉 钤束 平安无事 琪花玉树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