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答罗天骥》

时间: 2025-08-11 02:35:35

诗句

乃祖曾吞凤,郎君岂后身。

颇闻精选理,何必慕唐人。

玉麈王夷甫,乌绦吕洞宾。

客谈溪墅胜,终拟卜比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11 02:35:35

原文展示

答罗天骥

乃祖曾吞凤,郎君岂后身。
颇闻精选理,何必慕唐人。
玉麈王夷甫,乌绦吕洞宾。
客谈溪墅胜,终拟卜比邻。

白话文翻译

我的祖先曾经吞下凤凰,难道你这个年轻人就会逊色于他吗?
我听说你对精华的选取很有见解,何必去追慕唐代的人呢?
王夷甫的玉麈,吕洞宾的乌绦,都是名士的象征。
客人谈起溪边别墅的美好,终究是希望能与我为邻。

注释

  • 乃祖:指的是自己的祖先。
  • 吞凤:形容祖先的伟大,吞下凤凰象征着高贵和非凡。
  • 郎君:指年轻人或对方,表示尊称。
  • 颇闻:听说、了解得较多。
  • 精选理:指选择和理解事物的道理。
  • :喜爱、追慕。
  • 玉麈:王夷甫的象征,表示高雅。
  • 乌绦:吕洞宾的象征,代表道教文化的隐士。
  • 溪墅:溪边的别墅,指幽静之地。
  • 卜比邻:希望能成为邻居。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刘克庄(1187年-1269年),字友直,号东海,南宋诗人,擅长词和诗,作品多表达对社会的关怀和个人的理想。他的诗风豪放,重视意象和情感的表达。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在南宋时期创作的,正值国家动荡、士人追求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刘克庄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年轻人的期望,希望他们能够继承祖辈的优秀品质,而不是单纯追慕前代名士。

诗歌鉴赏

《答罗天骥》是一首充满豪情与理想的诗作。诗人通过对比自己祖先的伟大与年轻人的潜能,表达了对后辈的激励与期望。诗的开头,用“乃祖曾吞凤”来引入,表明了家族的荣耀,这种自豪感激励着后辈要勇于追求卓越。接着,诗人提到“颇闻精选理”,体现出他对年轻人能力的认可,鼓励他们要有独立的见解,而不是盲目崇拜前人的成就。接下来的“玉麈王夷甫,乌绦吕洞宾”,则是对道教文化精髓的赞美,暗示着在追求理想的道路上,应该吸取各家之长。最后,诗人以“客谈溪墅胜”结束,表示希望能够在优美的环境中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体现了他对友谊与理想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激励,展现了诗人对文化传承的重视,以及对年轻一代的热切期望,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乃祖曾吞凤:强调诗人家族的辉煌历史,象征着祖先的非凡成就。
  • 郎君岂后身:质疑对方是否会逊色,鼓励他要有自信。
  • 颇闻精选理:对年轻人的能力表示认可,暗示他要追求真理。
  • 何必慕唐人:劝解年轻人不要一味崇拜唐代的诗人,要形成自己的风格。
  • 玉麈王夷甫:提及王夷甫作为高雅的象征,暗示文化的传承与影响。
  • 乌绦吕洞宾:吕洞宾作为道教的代表,暗示追求精神的高尚。
  • 客谈溪墅胜:引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表达对自然的热爱。
  • 终拟卜比邻:希望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表达对友谊的渴望。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玉麈王夷甫,乌绦吕洞宾”,对称工整,增强了语言的美感。
  • 比喻:用“吞凤”喻指祖先的伟大,形象生动。
  • 排比:列举名士,增强了气势与影响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鼓励年轻人要自信、自立,不必盲目追慕前人,而是要吸取传统精华,创造属于自己的辉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象征尊贵、非凡的成就,代表着古代文化的辉煌。
  • 玉麈:象征高雅与隐逸,代表着文化传承的高尚。
  • 乌绦:象征道教的隐士精神,强调追求内心的宁静与理想。
  • 溪墅:自然环境的象征,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想。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吞凤”是指什么?
    A. 自豪的成就
    B. 失败的经历
    C. 普通的生活
    答案:A

  2. “玉麈”和“乌绦”分别代表了哪两位历史人物?
    A. 王夷甫和吕洞宾
    B. 李白和杜甫
    C. 苏轼和辛弃疾
    答案:A

  3. 诗人希望年轻人应该怎样看待前代名士?
    A. 盲目崇拜
    B. 理性吸取精华
    C. 完全遗忘
    答案: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 李白:同样表达对理想与情感的追求。
  • 《登高》 杜甫:通过描写自然表达对人生的思考。

诗词对比

  • 《春望》 杜甫 vs 《答罗天骥》 刘克庄
    两首诗都表达了对历史的反思与对未来的期望。杜甫的《春望》表达了对国破家亡的忧虑,而刘克庄则是对年轻人的激励,表现出不同的时代背景与情感基调。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包含刘克庄及其同时代诗人的作品分析。
  • 《中国古代文学史》:对古诗词发展的详细研究与解读。
  • 《唐诗三百首》:虽不直接相关,但可供对比学习与理解古诗的魅力。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贺新郎 检点旧作戏为 贺新郎 用实甫韵贺其纳姬人 贺新郎 蘧庵先生五日有鱼酒之饷醉后填词 贺新郎 乙卯端午 贺新郎 贺新郎 都门洗象词同纬云弟赋 贺新郎 代拟贺江某续娶 贺新郎 寿李西隐馆於李氏 贺新郎 赠黄公度观察 贺新郎 方绣山同年长郎新娶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金字旁的字 星离雨散 无字旁的字 帮场 反客为主 韭字旁的字 卜字旁的字 员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构造 纸媒 羊字旁的字 辍围 克肩一心 纲目不疏 解铃还是系铃人 抵瑕陷厄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