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5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58:40
何待台倾曲沼平,昨朝户牖上丹青。
寒花自拆侍中圃,劫火犹存太祝厅。
托绍遗言那忍负,哭怜哀挽不堪听。
空令雪鬓龙钟叟,秉笔来书宰上铭。
这首诗表达了对已故友人的怀念与哀痛。诗人思考何必等到台倾(指事物衰败之时)和曲沼平(比喻环境恶劣时)才来追悼,前一日还在窗前欣赏红色的丹青(画作)。即使寒花已经凋零,依旧在侍中园中自拆(指自我凋谢)。经过劫难,火灾仍然在太祝厅(祭祀的地方)中留下痕迹。诗人不忍心辜负友人的遗言,悲痛地哭泣着,哀挽的声音让人难以承受。最终,他只能像满头白发的老者,拿着笔来书写给宰相的铭文。
刘克庄(1187-1269),字梦溪,号山谷,南宋诗人,早年曾任官职,后因政治原因辞官。在诗歌上,他的作品以豪放和深沉著称,擅长五言和七言诗。
此诗创作于对友人逝世的哀悼之际,表达了对已故者的追思与无法割舍的情感。诗中透出对生活变迁的感慨和对昔日友情的珍视。
《挽叶寺丞二首》是一首充满怀旧和悲痛的挽诗,诗人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情感,传达出对亡友的深切哀悼。诗的开头,诗人直接引入对比,函数表明自己并不需要等待一切都衰败的时刻才能缅怀故人,这种急切的情感在诗中展露无遗。接着,诗人回忆起与友人相处的美好时光,窗前的丹青仿佛是友人曾经的陪伴。寒花自拆的意象则象征着逝去的美好和时光的无情流逝。
在描写中,劫火与太祝厅的结合,既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也暗喻着个人命运的无常。诗人对遗言的承诺和哀挽的声音,表现出对友人深厚的情感,尤其是最后一句,诗人用“雪鬓龙钟叟”来描绘自己年老的状态,显露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感伤。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既有个人情感的抒发,也有对社会历史的深刻反思。
整首诗歌表达了对亡友的深切怀念与哀痛,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友情的珍贵,传达出一种感慨时光流逝的情感基调。
诗中“何待台倾”意指:
a) 等待事物的衰败
b) 提前准备
c) 享受生活
“寒花自拆”象征:
a) 美好
b) 凋零与孤独
c) 丰富
诗人用“雪鬓龙钟叟”形容:
a) 年轻人
b) 老年人
c) 朋友
与李白的《夜泊牛津》相比,刘克庄的这首诗更为沉重与感伤,而李白则更多展现了对自由和人生的追求。两者在情感表达上各有特色,但都蕴含着对生命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