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梅江送林泽中还屿南》

时间: 2025-05-07 09:41:02

诗句

卖药偏成隐,相逢但布衣。

梅江秋外别,花屿雨中归。

远火千峰夕,遥钟独雁飞。

自言今白首,此去故人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41:02

原文展示

梅江送林泽中还屿南
卖药偏成隐,相逢但布衣。
梅江秋外别,花屿雨中归。
远火千峰夕,遥钟独雁飞。
自言今白首,此去故人稀。

白话文翻译

我卖药隐居在此,偶遇的朋友也只是平常的布衣。梅江之畔,我们在秋天分别,花屿间的雨中你归去。远方的山峰在夕阳下燃烧着火焰,孤雁在空中归飞,遥远的钟声传来。我自言已到白头之年,今后见面故人会更稀少。

注释

  • 卖药:指隐居生活,卖药为生。
  • 布衣:平常的衣服,指普通人。
  • 梅江:地名,可能指梅江河流域。
  • 花屿:指花屿,可能是某个小岛或山丘的名字。
  • 远火:夕阳下的山峰如同燃烧的火焰。
  • 独雁飞:孤雁在空中飞翔,象征孤独。
  • 白首:年老,白发苍苍。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恭,明代诗人,作品多以自然景色和人生哲理为题材。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富有生活气息,擅长描绘山水和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送别友人的时刻,表现了对友人的思念与人生无常的感慨。诗中反映了作者对昔日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孤独生活的忧虑。

诗歌鉴赏

《梅江送林泽中还屿南》是一首富有情感深度和自然美的送别诗。全诗通过简单的语言,描绘了秋天的梅江景象,展现了友人之间的珍贵情谊与人生的无常。首联“卖药偏成隐,相逢但布衣”,以自嘲的方式表明了作者的隐居生活,暗示了他对世俗纷扰的逃避与追求宁静的愿望。而“梅江秋外别,花屿雨中归”则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离别时的凄凉与惆怅。

后半部分“远火千峰夕,遥钟独雁飞”描绘了夕阳下的山峰与孤雁,象征着作者内心的孤独与对友人的思念。最后一句“自言今白首,此去故人稀”则是对即将到来的孤独生活的感慨,突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际关系的变化。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展现了作者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对友谊的珍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卖药偏成隐:自我介绍,隐居生活的选择。
  2. 相逢但布衣:强调与友人的相遇,彼此平凡的身份。
  3. 梅江秋外别:在梅江边的秋天分别,营造出离愁的氛围。
  4. 花屿雨中归:友人离去时的情景,增添了离别的伤感。
  5. 远火千峰夕:描绘山峰在夕阳下的景象,象征着时光的流逝。
  6. 遥钟独雁飞:孤雁飞过,传达孤独与思念之情。
  7. 自言今白首:自我感慨,表明已是白发苍苍的年纪。
  8. 此去故人稀:预感到未来见面愈发稀少,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忧虑。

修辞手法

  • 对仗:如“相逢但布衣”和“梅江秋外别”,对称工整,增强诗的节奏感。
  • 比喻:将远火比作夕阳下的景象,形象生动。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友人的珍惜、对人生无常的感慨,以及对未来孤独生活的忧虑,展现了人情冷暖与时光流逝的哲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梅江:象征着宁静的生活环境。
  • :代表着离别和无常。
  • 远火: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温暖的回忆。
  • 孤雁:代表着孤独与思念。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梅江”指的是哪个季节? A. 春
    B. 夏
    C. 秋
    D. 冬

  2. 诗人卖药的生活态度是? A. 世俗
    B. 隐士
    C. 奢华
    D. 忙碌

  3. 最后一句“此去故人稀”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开心
    B. 忧虑
    C. 愤怒
    D. 忘记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 李白的《送友人》

诗词对比

王恭的《梅江送林泽中还屿南》与李白的《送友人》均表达了离别时的愁苦,但王恭更侧重于内心深处的孤独感,而李白则更多地展现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希望。两者在主题上虽有重合,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恭研究》
  • 《古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查询

蜀士月彦和寓张魏公门馆,用予见张钦夫诗韵 燕脂楼子 郎石峰 夜观庭中梅花 上元後一日往山庄访子仁,中涂望见庄里李花 题浩然李致政义概堂 夜闻风声 近故太师左丞相魏国文忠京公挽歌辞三首 太宁郡夫人张氏挽词二首 将至萍乡欲宿为重客據馆乃出西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催督 尸字头的字 包含诎的词语有哪些 金刚座 噤口卷舌 捷径窘步 干字旁的字 有借无还 言字旁的字 像心像意 花萼相辉 亠字旁的字 一马不鞴两鞍 包含佑的词语有哪些 韭字旁的字 哝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此个 解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