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7:31: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7:31:54
文祖初封岳,经营十二年。
景光如有见,议礼不相沿。
畚锸三军举,泉刀九府捐。
龙髯垂过膝,象帝发鬈然。
这首诗的意思大致是:文祖(即汉高祖刘邦)刚刚封岳,经过了十二年的治理。如今的光景仿佛可以看见当年的景象,但礼仪制度却没有得到延续。三军的铲子和锄头都被举起,九个地方的刀剑也被放弃。龙须长垂过膝,帝王的发型则是卷曲的模样。
作者介绍:李维桢,明代诗人,擅长古体诗,作品多关注历史和社会现象,风格独特,常以深沉的思考和历史感为特征。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明代,反映了李维桢对历史的思考,结合了对古代制度的批判和对当代社会的观察,表达了对文化传承和国家治理的关注。
这首诗以汉高祖刘邦的封岳为切入点,深刻地反映了历史的变迁与礼仪制度的衰落。诗的前两句以简练的语言勾勒出汉初的盛况与刘邦的治理,展现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随后,诗人转向对比,指出当时的礼仪未能延续,反映出一种对传统的失落与遗憾。后两句则通过生动的意象——铲子、刀剑、龙髯等,传达出宁静与动荡的对比,暗示了历史的变迁与文化的传承。
整首诗在用词上简洁明了,意象丰富,具有很强的历史感和现实感。通过对刘邦时代的追忆,诗人表达了对当代社会的反思,警示人们应珍视传统与文化的延续。这种对历史的深刻思考,使得诗歌不仅具有文学价值,更具备了哲理的深度,值得读者深思与品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表达了对传统文化的珍视与对当代社会的思考,警示人们应重视文化的传承。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文祖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提到的“畚锸”象征什么?
诗的主题主要反映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