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4: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4:45
题张子正观察溪风亭 其一
作者: 蔡向 〔宋代〕
雅致园林景特奇,
綵亭斜跨水沦漪。
影摇碎日浮霜簟,
声触危栏倚钓丝。
岸帻不妨横醉榻,
萦眉时复度新词。
溪山风月年年好,
长与高人啸咏期。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雅致的园林景致,特别是那座斜跨在水面上的彩色亭子,亭子的倒影在水中摇曳,仿佛碎了的阳光映在霜白的垫子上,微风带来悦耳的声音,轻轻触碰着高高的栏杆,像是在钓鱼的丝线旁。岸边的帽子不妨碍我在醉意中横卧于榻上,时不时地吟咏出新的诗词。溪边的山水和风月每年都如旧般美好,我常常与高人一起吟啸作乐,畅谈理想。
作者介绍: 蔡向,宋代诗人,以其精致的园林诗著称。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物,表达内心情感,风格清新,富有韵味。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宋代,正值中国诗歌的盛期,诗人借景抒怀,表现对自然的热爱以及与友人高谈阔论的悠闲生活。
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个充满雅致的园林景致,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热爱。开头以“雅致园林景特奇”点明主题,设定了一个宁静而美丽的环境。接着,通过“綵亭斜跨水沦漪”的描写,让人仿佛置身于亭子旁,听到水面轻轻荡漾的声音,感受到自然的和谐美。诗中运用“影摇碎日浮霜簟”,通过色彩的对比和光影的变化,营造出一种清冷而又温暖的氛围,展现了诗人在自然中获得的宁静与灵感。
后半部分,诗人以“岸帻不妨横醉榻”描绘自己在简朴生活中的悠闲,表达了对生活的满足与惬意。最后两句“溪山风月年年好,长与高人啸咏期”,则将个人情感上升到与友人共同享受自然之美的理想,昭示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整首诗情景交融,意境深远,体现了宋代文人对自然与生活的独特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綵亭”是什么颜色的亭子?
“岸帻不妨横醉榻”中“醉榻”指的是什么状态?
诗中“长与高人啸咏期”表达了什么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比较蔡向的诗与王维的《鹿柴》,两者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但蔡向更注重人文与自然的结合,而王维则更倾向于孤独与内心的平静。王维的诗中多了几分孤独感,而蔡向则是与友人共赏的欢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