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04:5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04:56
原文展示:
孺子家何在,溪边百尺台。 句追唐甫白,词鄙汉邹枚。 此士诚高遁,诸公谩挽推。 因过问消息,几日送诗来。
白话文翻译:
孺子的家在哪里?在溪边的高台上。 他的诗句追随着唐代李白和杜甫,而他的词却看不起汉代的邹阳和枚乘。 这位士人确实选择了高远的隐遁生活,而各位公卿却徒劳地想要挽留和推举他。 因此,我路过时询问他的消息,想知道他何时会再送诗来。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赵蕃(1143-1229),字昌父,号章泉,宋代诗人。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多写山水田园,也有不少表达隐逸情怀的作品。这首诗是赵蕃写给朋友公择和季益的,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赵蕃在旅途中写给朋友的,表达了对朋友的思念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诗中提到的“孺子”可能是指公择或季益,他们都是赵蕃的朋友,也是隐士。赵蕃在诗中赞扬了朋友的诗才和高洁的生活态度,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朋友的赞美和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追求。诗中“孺子家何在,溪边百尺台”描绘了朋友居住的环境,给人以清新脱俗之感。“句追唐甫白,词鄙汉邹枚”则赞扬了朋友的诗才,同时也表达了对传统文学的尊重。“此士诚高遁,诸公谩挽推”则表达了对隐逸生活的向往,认为隐居是一种高洁的选择。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高洁生活的追求和对朋友的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孺子家何在,溪边百尺台。
句追唐甫白,词鄙汉邹枚。
此士诚高遁,诸公谩挽推。
因过问消息,几日送诗来。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高洁生活的追求和对朋友的思念。诗人通过赞美朋友的诗才和高洁的生活态度,表达了自己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孺子”是指谁? A. 李白 B. 杜甫 C. 公择或季益 D. 赵蕃
诗中“句追唐甫白”中的“唐甫白”是指哪两位唐代诗人? A. 李白和杜甫 B. 杜甫和白居易 C. 李白和白居易 D. 杜甫和王维
诗中“此士诚高遁”表达了什么意思? A. 朋友选择了高洁的隐居生活 B. 朋友选择了高洁的仕途生活 C. 朋友选择了高洁的经商生活 D. 朋友选择了高洁的学术生活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