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5:37:4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5:37:44
万里春风,不知何处无离别。灯残孤馆正凄凉,空对溶溶月。枕上离魂欲绝。更声声杜鹃啼血。病中寒食,恕里清明,总成虚设。流滞经年,异乡言语差能说。繁弦急管故撩人,听着肠如割。千缕垂杨摇曳。记河桥那时攀折。可怜年少,青镜无情,顿生华发。
春风吹遍万里,不知何处没有离别的悲伤。孤独的灯光下,馆舍显得格外凄凉,只能空对着皎洁的月光。枕头上思念的魂魄几乎要断绝。更有声声杜鹃啼叫,仿佛在啼血。生病期间的寒食,清明的节日,都是空虚的安排。流浪多年,在异乡的言语难以交流。那繁急的弦乐,依然勾动人心,听着让人如刀割般痛苦。千缕的垂杨在风中摇曳,想起了当年在河桥上攀折的情景。可怜年少时光,镜子映照无情,瞬间白发已生。
俞士彪(生卒年不详),清代诗人,擅长诗词,作品多以抒情为主,情感真挚,常常表现对人生的思考与对亲友的怀念。其作品多体现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离别的悲伤。
《烛影摇红》是作者在经历离别、思乡、病痛等情况下创作的一首诗,反映了清代文人对人生无常与离别的感慨,同时也表现出作者对过往岁月的追忆与对未来的惆怅。
《烛影摇红》是一首充满离愁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与深刻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于离别的无奈与痛苦。开篇便以“万里春风”引入,春风本是温暖的象征,却在这里与“离别”相联系,暗示了离愁的普遍存在。孤馆的凄凉与明月的冷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突显出一种孤独之感。
随后的句子中,诗人用“枕上离魂欲绝”表达了对故人的思念,这种思念在夜深人静时愈加沉重。杜鹃啼血的意象更是将离别的悲痛推向高潮,令人感同身受。诗中提及的寒食与清明,既是节日的象征,也是对往昔的追忆,表现出一种对亲情的渴望与对过往的怀念。
整首诗在情感的层次上逐渐深入,最后以“可怜年少,青镜无情,顿生华发”作为结尾,感叹时光的飞逝与青春的易逝,让人唏嘘不已。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与对内心情感的细腻刻画,俞士彪成功地将个人的离愁与普遍的人生感悟结合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深邃的诗意。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离别的伤感和对流逝时光的感慨,表现出一种深切的思念与无奈,反映了人们在离别面前的脆弱与孤独。
诗中提到的节日“寒食”主要是为了纪念谁?
诗人通过哪种意象表达离别的痛苦?
诗中提到的“青镜无情”是指什么?
俞士彪的《烛影摇红》与李白的《静夜思》都表现了对故人的思念与孤独感,前者更加强调离别的痛苦与时光流逝,后者则在月光下思念故乡,情感上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