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赞洞宾像》

时间: 2025-05-01 01:41:57

诗句

撚吟髭,剑在前。

心中月,天上圆。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1:41:57

原文展示:

赞洞宾像
撚吟髭,剑在前。
心中月,天上圆。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仙人形象,手握剑,神态超然。心中有月,如同天上的明月,圆满无缺。

注释:

  • :指捻动、旋转,这里形容吟唱时的动作。
  • :指胡须,此处可能是形容仙人的形态特征。
  • 剑在前:表示这个仙人手中持剑,象征着威武和正义。
  • 心中月:指心中所想的理想或境界,象征着美好和圆满。
  • 天上圆:指天上的月亮,象征着完美和永恒。

典故解析:

此诗提到的“洞宾”,指的是“吕洞宾”,中国道教八仙之一,常被描绘为持剑的仙人,象征着修道之人对正义与理想的追求。吕洞宾的形象在中国文化中深入人心,常常代表着智慧与超脱。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叶绍翁,字子美,号东篱,宋代诗人,擅长写诗和词,作品常富含哲理,风格清新自然,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
本诗创作于宋代,受道教文化影响,表达了诗人对道家思想的认同,也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仙人形象的崇敬与向往。

诗歌鉴赏:

《赞洞宾像》是一首简练而意蕴深远的作品。通过简洁的语言,诗人勾勒出吕洞宾的形象,展现了他手持宝剑的威武气势,同时流露出一种超然的气质。诗中的“心中月”与“天上圆”形成鲜明对比,前者代表了人内心深处的追求和理想,后者则象征着世界的完美与永恒。这种内心与外界的对照,表现了诗人在追寻理想道路上所面临的挑战与渴望。整首诗虽短,却蕴含了丰富的哲思,既有对仙人形象的赞美,也有对人生理想的追求,体现了诗人深刻的思考与感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撚吟髭:通过“撚”这个动作,体现了吟唱的过程,表明诗人对吕洞宾形象的细腻描摹。
  • 剑在前:剑作为道家的象征,表明正义和力量,同时也暗示了修行者应具备的勇气和决断。
  • 心中月,天上圆:将内心的追求与外在的理想进行对比,强调理想的美好与追求的艰辛。

修辞手法

  • 对仗:首句和第二句之间形成了鲜明的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月亮作为意象深具文化背景,象征着圆满和理想,增强了诗的哲理性。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吕洞宾的形象为载体,探讨了人对理想和真理的追求,表现了对道教文化的钦佩和对人生理想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象征正义、力量和勇气,体现了修行过程中的坚定。
  • :象征理想的圆满与美好,也是对内心追求的隐喻,代表着人们向往的精神境界。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描绘的仙人是谁?
    A. 李白
    B. 吕洞宾
    C. 杜甫

  2. “心中月,天上圆”中的“月”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理想与追求
    C. 爱情

  3. 这首诗的主要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描绘
    B. 对仙人形象的赞美与理想的追求
    C. 对历史事件的反思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庐山谣》——李白
  • 《月夜忆舍弟》——杜甫

诗词对比

  • 李白《庐山谣》:同样展现了对自然与理想的追求,但更加注重景色的描绘与情感的抒发。
  • 杜甫《月夜忆舍弟》:以月亮为意象,表现对亲人的思念,情感更加细腻深情。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道教文化与诗歌》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立春日访梅裴氏园 老笔赠铦上人二首 其二 杂兴三十九首 其十二 送客至无相兰若归过慈云岭小憩崇寿寺书所见十首 其六 叔祖国学座间请观诗编因赋 次夜月色复佳游霞川锦池二首 寓舍听雨忆园中梅花 四月上澣日同寮约游西湖十绝 俞玉汝以诗编来因次卷首韵 杂兴三十九首 其九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偏衣 坑蒙拐骗 连泗纸 攻大磨坚 二字旁的字 火上弄冰凌 西字头的字 鬲字旁的字 倾雙 中甲 门殚户尽 至字旁的字 寻山问水 提土旁的字 语数 卯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