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行路难》

时间: 2025-04-26 03:29:13

诗句

世事浇浮后,艰难向此生。

人心不自足,公道为谁平。

德丧淳风尽,年荒蔓草盈。

堪悲山下路,非只客中行。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29:13

原文展示

行路难
作者:朱庆馀 〔唐代〕

世事浇浮后,艰难向此生。
人心不自足,公道为谁平。
德丧淳风尽,年荒蔓草盈。
堪悲山下路,非只客中行。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讲述了在经历了世事的浮华与变迁后,生活的艰难与困苦依然伴随着我们。人们的内心总是难以满足,对于公正与道理又有谁来维护呢?德行已经衰微,纯朴的风气也已消失,年头荒芜,杂草丛生。令人感到悲哀的,是在山下的道路上,不只是过客在艰难行走。


注释

字词注释:

  • 浇浮:指世事变幻无常,轻浮不实。
  • 艰难:生活的困苦与艰辛。
  • 自足:满足自己的需求。
  • 公道:公正与道理。
  • 德丧:道德的衰退。
  • 淳风:纯正的风气。
  • :满,充满。
  • 堪悲:值得悲伤。

典故解析: 此诗未直接使用典故,但反映了唐代社会风气的变化和人性的困境,暗合当时士人对政治腐败、道德沦丧的感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朱庆馀,唐代诗人,生卒年不详,字仲明,因其诗风浑厚,语句流畅而受到当时文人的推崇。他的作品多描绘人生的苦涩与世事的无常,具有深刻的社会洞察力。

创作背景: 诗作产生于唐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政局不稳之时。作者可能是受到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对人心的贪婪与道德的缺失产生了深刻的思考。


诗歌鉴赏

《行路难》是一首充满现实感的诗,表达了作者对社会现状的悲观情绪和对人心的深刻反思。诗的开头便点出了“世事浇浮后”,强调了生活的不确定性与艰辛,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无奈与失望。接下来的“人心不自足”则揭示了人们内心的贪婪与不满,反映出社会的普遍现象。这种对比的手法,增强了诗的力度。

接下来的两句“德丧淳风尽,年荒蔓草盈”更是将诗的情感推向高潮,展现了道德的衰退和社会风气的败坏。在这里,作者使用了“淳风尽”与“荒草盈”的对比,生动地描绘出一种凋敝的景象,让读者感受到一种无处不在的悲凉。

最后一句“堪悲山下路,非只客中行”不仅道出诗人自身的感受,也让人联想到无数在世间艰难跋涉的人们,传达出一种普遍的悲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与深刻的社会观察,让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共鸣,值得人们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世事浇浮后:世事变化浮华,给人带来困扰。
  2. 艰难向此生:生活的艰辛向着每一个人袭来。
  3. 人心不自足:人们的内心永远无法满足。
  4. 公道为谁平:公正与道理又将由谁来维护?
  5. 德丧淳风尽:道德败坏,纯正的风气已不复存在。
  6. 年荒蔓草盈:岁月荒凉,杂草丛生,生机渺茫。
  7. 堪悲山下路:令人悲伤的是山下的道路。
  8. 非只客中行:不仅仅是路过的客人,大家都在艰难前行。

修辞手法:

  • 对比:如“德丧淳风尽”与“年荒蔓草盈”形成鲜明对比,突出社会的变化。
  • 比喻:将生活的艰难与山下的路相提并论,增强情感的深度。
  • 排比:通过对人心、道德、风气的排比,突出社会的普遍问题。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世事的浮华与人心的贪婪,反映了社会动荡与道德沦丧的现实,表达了对生活艰辛的无奈与对人性缺失的深刻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世事:象征着社会的变迁与人心的浮躁。
  • 公道:代表着人们对公平正义的渴求。
  • 德与风:象征着道德的衰退与社会风气的败坏。
  • 山与路:暗喻人生的艰辛与行路的困难。

分析与象征意义: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的悲观基调,反映出作者对社会现象的深刻观察与思考,象征着人们在艰难路途中的孤独与无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朱庆馀
    • D. 白居易
  2. “人心不自足”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 A. 满足
    • B. 贪婪
    • C. 平静
    • D. 喜悦
  3. 诗中提到的“德丧淳风尽”指的是?

    • A. 道德的衰退
    • B. 生活的富足
    • C. 自然的美好
    • D. 人际的和谐

答案:

  1. C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春望》
  • 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
  • 李白的《将进酒》

诗词对比: 在杜甫的《春望》中,同样描绘了动荡的社会与个人的无奈;而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则通过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感慨。两者虽然主题不同,但都反映了诗人在社会变迁中的感受。

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不同诗人在面对生活的艰难时,表现出的情感与思考,体现了唐代诗人对社会与人生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选》
  • 《唐代文学研究》

这些书籍提供了更深入的诗词分析与背景资料,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唐代诗歌的魅力及其时代背景。

相关查询

盂兰竹枝词 其九 盂兰竹枝词 其八 盂兰竹枝词 其七 盂兰竹枝词 其六 盂兰竹枝词 其五 盂兰竹枝词 其四 盂兰竹枝词 其三 盂兰竹枝词 其二 盂兰竹枝词 其一 东古寺次杨伯祥兵部韵寄金子骏先生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盈盈带水 小丑 田字旁的字 刀枪入库 金字旁的字 矢字旁的字 轮辕 裁规 榛路 致之度外 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辵字旁的字 人字头的字 包含堆的词语有哪些 幸御 托妻寄子 著之竹帛 包含绵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