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05:0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05:06
袅袅河堤树,
依依魏主营。
江陵有旧曲,
洛下作新声。
妾对长杨苑,
君登高柳城。
春还应共见,
荡子太无情。
河边的树轻轻摇曳,
依依地环绕着魏国的营地。
江陵有着往日的歌曲,
洛阳则传来新的旋律。
我在长杨苑中对着你,
你却在高高的柳城上。
春天还会再相见,
可是你这游子太无情。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徐陵,字景山,南北朝时期的诗人,曾任南朝梁的官员。他以辞赋见长,风格优雅,擅长描绘细腻的情感。
创作背景: 《折杨柳》创作于南北朝时期,战乱频繁,离别常见。诗中充满了对离散的惆怅与对爱情的向往,反映了当时社会动荡对个人情感的影响。
《折杨柳》是一首抒情诗,描绘了在春天时节,男女主人公因离别而产生的思念之情。诗的开头描绘了河边摇曳的柳树,传达出一种柔美而又略带忧伤的氛围。接着提到的魏主营,暗示着战乱与离别的背景,使得整首诗弥漫着一种淡淡的忧伤。
江陵的旧曲与洛下的新声,象征着过去与现在的对比,旧曲的怀念与新声的陌生,反映了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变迁。妾与君之间的对话,展现了深切的情感,但又因高柳城的距离而显得无奈。最后一句“荡子太无情”,更是将整个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表达了对游子的无奈与深切的思念,充满了女性的柔情与苦涩。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与情感的深刻描绘,展现了在动乱中人们对爱情、对美好时光的怀念和对离别的无奈,体现了深邃的人生哲思与情感的复杂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思念展开,表达了在动荡时代背景下,个人情感的脆弱与无奈,体现了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以及对未来重逢的期盼。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袅袅河堤树”用来形容什么?
A. 树木的摇曳
B. 河水的流动
C. 远方的山丘
诗中提到的“荡子”指的是谁?
A. 女子
B. 游子
C. 朋友
诗的主题是什么?
A. 战争
B. 离别与思念
C. 自然景色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