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05:4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05:49
寒更寂历向晓,
短梦参差屡惊。
鸡鸣似唤我醒,
犬吠知有人行。
夜深时分,寂静无声,快到天亮。短暂的梦境中,我屡次被惊醒。鸡鸣声仿佛在呼唤我醒来,犬吠声则告诉我有人在走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本诗未涉及明显的典故,但“鸡鸣”与“犬吠”在古诗中常用来表现清晨的气氛,反映出日常生活中的自然景象。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景山,晚号石湖居士,南宋著名诗人、词人及书法家。他的诗歌以自然景物和个人情感为主,风格清新,情感细腻,对后世影响深远。
创作背景: 这首小诗可能反映了作者在夜晚独自思考的情景,描绘了夜深人静时的孤独与内心的细腻感受。正值南宋时期,社会动荡,诗人可能通过这种简单的画面来表达内心的孤独与对生活的思考。
《枕上六言二首》通过简洁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夜晚的寂静与清晨的到来,诗中运用了“鸡鸣”和“犬吠”两个日常生活的场景,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真实。首句“寒更寂历向晓”便将读者引入一个寒冷而宁静的夜晚,给人一种清晰的感觉。接着“短梦参差屡惊”则展现了主人公在梦境中屡次被惊扰的状态,仿佛在映射内心的烦恼与不安。
通过“鸡鸣似唤我醒”,诗人巧妙地将自然界的声音与自己的内心状态结合,鸡鸣声成为了唤醒内心沉思的催生力,而“犬吠”则提醒着周围的动态,暗示着生活的繁忙与不易。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传递出一种对生活的感悟与思考,刻画了清晨来临时的宁静与生活的真实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作者在夜深人静时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生活的思考与感悟,既有孤独感,也有对新一天的期盼。通过对夜与晨的描绘,展现了生活的真实与变化。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主题主要是:
A. 生活的繁忙
B. 夜晚的孤独与思考
C. 自然的美丽
“寒更”一词在诗中主要表示:
A. 温暖的夜晚
B. 寂静的深夜
C. 充满喧嚣的夜晚
诗中“鸡鸣”与“犬吠”分别象征:
A. 梦与现实
B. 希望与警示
C. 生活与孤独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静夜思》同样描绘了夜晚的孤独感,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而《枕上六言二首》则更侧重于夜晚的思考与清晨的到来,两者虽有相似的夜晚意象,但情感基调却有所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