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38:4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38:40
岁晚怀古
王安石
先生岁晚事田园,
鲁叟遗书废讨论。
问讯桑麻怜已长,
按行松菊喜犹存。
农人调笑追寻壑,
稚子欢呼出候门。
遥谢载醪怯惑者,
吾今欲辩已忘言。
在岁末的时光里,回忆往昔,
老先生在晚年耕田园,
鲁国的老叟留下的书信,已无人再议论。
问询桑树和麻草,怜惜它们已经长大,
走在路上看到松树和菊花,心中喜悦仍然存在。
农人们嬉笑着追逐山谷,
孩子们欢呼着走出家门。
远远向那些喝酒的人致以谢意,
我如今想辩论却已忘记言语。
王安石(1021年-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北宋时期的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他主张“新法”,推动经济、教育和政治改革,对后世影响深远。
《岁晚怀古》创作于王安石晚年,正值他人生的回顾阶段,诗中融入了对农村生活的眷恋与对往昔的追忆,反映出他对自然和人情的深刻感悟。
《岁晚怀古》是王安石晚年所作,诗中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土的深情怀念。诗的开头便以“岁晚”引入,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人到老年的感慨。接着提到的“鲁叟遗书”,可以理解为对传统文化和古贤的敬仰,表达了对当时社会讨论缺乏的失落感。在描绘桑麻的生长、松菊的存在时,诗人流露出对大自然的赞美与珍惜,也反映出农民生活的乐趣与单纯。尤其是“农人调笑追寻壑,稚子欢呼出候门”,生动地描绘了农村的生动景象,儿童的欢笑与农人的嬉戏构成了一幅和谐的田园画卷,展现了自然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最后两句则是诗人对生活的反思,虽然想要表达自己的见解,却因时间的流逝而感到言语的无力,折射出他对生活的无奈与哲思。
整首诗通过对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王安石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传统文化的怀念,同时反映了他对人生的哲思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诗中提到的“鲁叟”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诗中描绘的自然意象有哪些?
诗的主题主要表达了什么?
王安石的《岁晚怀古》与杜甫的《春望》都表现了对自然的热爱和对社会的关注,但王安石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流露,而杜甫则强调国家的沧桑与民生的艰难,体现了两位诗人不同的关注点与情感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