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吕知常赴太和丞》

时间: 2025-07-26 19:47:05

诗句

我去太和欲期矣,吕君初得太和官。

邑中亦有文字乐,惜不同君涧谷盘。

观山千尺夜泉落,快阁六月江风寒。

往寻佳境不知处,扫壁觅我题诗看。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47:05

原文展示:

送吕知常赴太和丞
——黄庭坚

我去太和欲期矣,
吕君初得太和官。
邑中亦有文字乐,
惜不同君涧谷盘。
观山千尺夜泉落,
快阁六月江风寒。
往寻佳境不知处,
扫壁觅我题诗看。

白话文翻译:

我去太和,想要与你相约,
吕君你刚刚得到太和的官职。
在城中也有许多文人雅士,
可惜与君不同,像涧谷中的盘石。
夜晚泉水从千尺高山落下,
六月里凉风吹拂快阁,真让人感到寒意。
我想去寻访美好的地方,不知道去哪里,
只好扫去墙壁,寻找我过去的诗句。

注释:

  • 太和:指官职名,古代的一个职务。
  • 邑中:指城镇或地方。
  • 文字乐:指文人雅士的文采和乐趣。
  • 涧谷盘:比喻与人不同,可能是指风格或境界。
  • 千尺:形容山的高峻。
  • 快阁:指高阁,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地方。
  • 扫壁:清扫墙壁,意指寻找诗作的痕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北宋时期著名的诗人、书法家和文学家。他是苏轼的好友,属于“宋诗”的重要流派,以其独特的风格和对自然的深刻理解而闻名。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黄庭坚将要前往太和时,写给好友吕知常,表达了对朋友的祝福与对未来的思考。诗中反映了黄庭坚对友人仕途的期待,以及自己对美景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吕知常的送别,表达了黄庭坚对友人的深情厚谊与美好祝愿。全诗以第一人称的叙述,开篇即表达了自己即将前往太和的心情,紧接着提到吕君新得官职,表现出对好友的欣喜。在接下来的几句中,诗人将自己的情感与自然景色结合,描绘出“观山千尺夜泉落”的壮丽景象,以及“快阁六月江风寒”的清凉意境,显示出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活的感悟。

诗的最后两句则更显得沉思,表达了诗人对美好境界的向往,和对过去的怀恋,体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哲理。这种情感的交融使得整首诗既有对友人前程的祝福,也有对自身境遇的思考,展现出黄庭坚深厚的文学修养和细腻的情感世界。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去太和欲期矣:表达了诗人即将前往太和的心情。
  2. 吕君初得太和官:对吕知常获得官职的祝贺。
  3. 邑中亦有文字乐:描写城中文人雅士的风采。
  4. 惜不同君涧谷盘:感叹自己与吕君的不同。
  5. 观山千尺夜泉落:描绘高山与泉水的壮丽景象。
  6. 快阁六月江风寒:表达在高阁中感受的凉意。
  7. 往寻佳境不知处:对美好境界的渴望与迷茫。
  8. 扫壁觅我题诗看:寻找往日的诗句,表现出对过去的怀念。

修辞手法:

  • 比喻:用“涧谷盘”比喻与吕君的不同。
  • 对仗:如“观山千尺,快阁六月”,形成和谐的音律。
  • 夸张:如“千尺”形容山的高大。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送别友人的情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美好景色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个人境遇的思考与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太和:象征着官职与前程。
  • 山、泉:象征自然的壮丽与清澈。
  • :象征着高远的志向与思考。
  • :象征着记忆与过去的痕迹。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A. 苏轼
    B. 黄庭坚
    C. 李白
    D. 杜甫

  2. 诗中“观山千尺夜泉落”主要描绘的是哪种景象? A. 秋天的景色
    B. 冬天的寒冷
    C. 夜晚的山水
    D. 白天的阳光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送友人》- 李白
  •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诗词对比:

  • 黄庭坚与李白的送别诗:二者都表达了对友人的祝福,但黄庭坚更注重内心情感的细腻描绘,而李白则更多展现豪放的气魄与壮阔的意境。

参考资料:

  • 《宋诗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黄庭坚诗文集》

相关查询

祷雨作 祷雨作 远招十五叠 其九 远招十五叠 其八 远招十五叠 其七 远招十五叠 其六 远招十五叠 其五 远招十五叠 其四 远招十五叠 其三 远招十五叠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归正反本 靣字旁的字 海岳高深 无字旁的字 下乔入幽 醉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云署 啖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砸饭碗 辈数儿 斗字旁的字 罪魁祸首 有闻必录 釆字旁的字 鼓字旁的字 咬牙切齿 青林客 纚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返开头的成语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