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有闻帐中香以为熬蝎者戏用前韵二首》

时间: 2025-04-28 20:54:14

诗句

我读蔚宗香传,文章不减二班。

误以甲为浅俗,却知麝要防闲。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8 20:54:14

原文展示:

我读蔚宗香传,文章不减二班。
误以甲为浅俗,却知麝要防闲。

白话文翻译:

我读了蔚宗的《香传》,他的文章风格不亚于二班作家(王粲、阮籍)。我曾误以为这是一种浅薄的风格,然而我明白了麝香(香料)需要避免过于闲散的态度。

注释:

  • 蔚宗:指的是蔚宗的《香传》,作者为南宋的香道专家。
  • 二班:指的是王粲和阮籍,这两位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以其优美的文章著称。
  • :指代某种文体或风格,可能是指简单或平庸的类型。
  • :麝香,一种传统的香料,常被视为高雅的象征。
  • 防闲:避免懈怠或过于放松。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溪,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他是“江西诗派”的代表人物,崇尚自然与真情,作品多反映山水田园之美及人情世故。

创作背景:

此诗作于黄庭坚对香道的兴趣与研究过程中。诗中对香的品味与文学的关系进行探讨,表达了他对文人气质和香品之道的深刻理解。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香”为题,实际上是借香品来引申对文学及其内涵的思考。黄庭坚通过读《香传》引发的联想,表达了自己对文人及其作品的深刻见解。他首先肯定了蔚宗的文章不逊色于历史上著名的文人,这种肯定不仅是对蔚宗的赞美,也是对传统文学的一种继承与发扬。接下来的“误以甲为浅俗”,则反映了黄庭坚对某些文风的误解和偏见,表明他在文学审美上有着更为深刻的理解。他的“却知麝要防闲”,实际上是在人生哲学上发出的感悟,真正的艺术和文学需要深思熟虑,不能流于表面。整首诗在意象和情感之间形成了紧密的联系,展现了诗人对香道与文学的深刻思考和对内涵丰富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我读蔚宗香传:诗人自述,他阅读了蔚宗的香道著作,表明了学习和借鉴的态度。
  • 文章不减二班:强调蔚宗的作品具有相当高的文学价值,与古代名家相媲美。
  • 误以甲为浅俗:表达了最初对某种风格的误解,反映出对文学的多样性和复杂性的初步认识。
  • 却知麝要防闲:强调了对香道的理解,意指真正的艺术需要专注与深思,而非浮躁。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蔚宗与二班的比较,增强了对蔚宗文学价值的肯定。
  • 比喻:用“麝”比喻高雅与精致,形象地传达了对艺术追求的态度。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黄庭坚对文学与香道之间关系的深刻思考,强调了真正的艺术需要内涵与深度,警示世人不要被表面的轻浮所迷惑。

意象分析:

  • :象征着高雅、文化和内涵,代表了诗人对文学审美的追求。
  • :象征着放松与懈怠,提醒人们在艺术追求中要保持专注与严谨。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黄庭坚通过阅读什么著作引发了对文学的思考? A. 《文心雕龙》
    B. 《香传》
    C. 《诗经》
    D. 《楚辞》

  2. “二班”指的是哪两位作家? A. 曹操、王粲
    B. 王粲、阮籍
    C. 杜甫、李白
    D. 白居易、李贺

  3. 诗中提到的“麝”象征什么? A. 普通
    B. 高雅
    C. 浅薄
    D. 复杂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庐山谣》
  • 杜甫的《春望》

诗词对比:

  • 黄庭坚与李白的作品中,都体现了对自然与生活的深刻理解,但黄庭坚更注重于内涵的挖掘,而李白则更多表现出豪放与洒脱的风格。

参考资料: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 《宋代诗人研究》
  • 《黄庭坚诗文集》

相关查询

金缕曲 东坡先生元符砚拓本为岭南黄蓉石题 金缕曲 上定郡王筠邻主人 金缕曲 闻瞿禅去岁得予告别书,为不寐者数日,感成此解 金缕曲 金缕曲 明妃 九叠前韵 金缕曲 谢答张海门太史 金缕曲 其三 金缕曲 记伦敦夜分所见 金缕曲 游狮子峰 金缕曲 陈垣庵先生来书有更加努力改造自己之语。感不绝于余心,再呈此阕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子字旁的字 老龟烹不烂,移祸于枯桑 鸟字旁的字 如痴如呆 老谋深算 幺字旁的字 残霞 纤开头的成语 天式 髟字旁的字 移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羽字旁的字 千金不换 恃强欺弱 煤窑 况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实信 小本经营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