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鼓笛令 其二》

时间: 2025-04-26 09:38:10

诗句

宝犀未解心先透。

恼杀人、远山微皱。

意淡言疏情最厚。

枉教作、著行官柳。

小雨勒花时候。

抱琵琶、为谁清瘦。

翡翠金笼思珍偶。

忽拼与、山鸡僝僽。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9:38:10

原文展示:

鼓笛令 其二
黄庭坚

宝犀未解心先透。
恼杀人远山微皱。
意淡言疏情最厚。
枉教作著行官柳。
小雨勒花时候。
抱琵琶为谁清瘦。
翡翠金笼思珍偶。
忽拼与山鸡僝僽。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内心深处的情感和思绪。第一句“宝犀未解心先透”大意是说,心中的情感并未被外界的事物所揭示,但却早已流露出端倪。接着的“恼杀人远山微皱”则描绘了因思念而引起的愁苦,远处的山似乎也因心情而微微皱起。第三句“意淡言疏情最厚”表达了即使言语淡薄,情感却是最深厚的。接下来“枉教作著行官柳”则是对流传的故事的感慨,意指即便是身为官员,也难以掩饰内心的情感。然后“小雨勒花时候”描绘了小雨中的花开时节,衬托诗人的思绪。接下来的“抱琵琶为谁清瘦”表达了对音乐的情感寄托,琵琶的清瘦似乎也反映了内心的孤独。最后“翡翠金笼思珍偶”,翡翠象征着珍贵的情感,金笼则是对其的束缚,隐喻着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无奈,最后一句“忽拼与山鸡僝僽”则是对自然的描摹和情感的释放。


注释:

  • 宝犀:指一种贵重的物品,象征心中珍贵的情感或思念。
  • 远山微皱:远处的山因情感波动而显得有些皱折,形象化了内心的愁苦。
  • 行官柳:指官场之事,柳树常用来象征离别和思念。
  • 琵琶:一种乐器,象征音乐和情感的寄托。
  • 翡翠金笼:翡翠象征珍贵的情感,金笼象征对这些情感的束缚或限制。
  • 山鸡僝僽:指自然界的生灵,表达诗人的情感与自然的互动。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黄庭坚(1045年-1105年),字鲁直,号山谷,晚号涧底,唐山人,北宋著名的诗人、书法家。黄庭坚是“江西诗派”的重要代表之一,以其豪放而细腻的风格闻名于世。

创作背景
《鼓笛令 其二》创作于黄庭坚的中年时期,正值北宋的繁荣之际,社会文化生活丰富多彩。作者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人生、情感的思考,尤其是对离别和思念的深切感受。


诗歌鉴赏:

这首《鼓笛令 其二》展现了黄庭坚细腻的情感和高超的艺术造诣。全诗在语言上简练而意象丰富,借助自然景物和音乐意象,表达了作者复杂的内心世界。首先,诗的开头通过“宝犀未解心先透”表达了一种隐秘的情感,似乎在暗示着内心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对情感的追求。接下来的“恼杀人远山微皱”则用生动的描写让读者感受到那种因情感而引发的无奈与忧伤,仿佛远山也在为其愁苦而皱眉。

在意象的构建上,诗人使用了丰富的自然元素,如“小雨勒花时候”,不仅描绘了自然的美,也传达了诗人对生活中细腻情感的敏感。再如“抱琵琶为谁清瘦”,琵琶作为乐器,象征着音乐的情感寄托,表达了对某种无形情感的依恋和思索。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在于对内心情感的深刻探索与表达,诗人通过对自然、音乐的描写,折射出人生的无常与内心的孤独。这种对情感的深刻剖析,使得整首诗具有了丰富的层次感和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宝犀未解心先透”:心中的情感未被外界揭示,但已显露无遗。
  2. “恼杀人远山微皱”:因思念而愁苦,远山仿佛因心情而皱起。
  3. “意淡言疏情最厚”:即便言语淡薄,情感却是最深厚的。
  4. “枉教作著行官柳”:身为官员也无法掩饰内心情感的流露。
  5. “小雨勒花时候”:在小雨中,花开正当时,衬托思绪。
  6. “抱琵琶为谁清瘦”:琵琶的清瘦反映了内心的孤独。
  7. “翡翠金笼思珍偶”:珍贵的情感被束缚,隐喻对美好事物的渴望。
  8. “忽拼与山鸡僝僽”:自然界的生灵,与内心的情感互动。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情感与自然景物相结合,增强了诗歌的表现力。
  • 拟人:让远山因愁苦而皱起,赋予自然以情感。
  • 对仗:整首诗在句式上讲究对仗,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对情感的思考与表达,展现了内心深处的孤独与渴望。借助自然的意象,传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宝犀:象征珍贵的情感。
  • 远山:隐喻内心的愁苦。
  • 琵琶:象征音乐与情感的寄托。
  • 翡翠金笼:象征珍贵情感的束缚。
  • 小雨:象征细腻的情感与思绪。

文化内涵: 这些意象不仅丰富了诗的表现力,也反映了作者对生活、情感的深刻理解与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宝犀”象征什么? A. 贵重物品
    B. 友情
    C. 离别

  2. “远山微皱”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A. 快乐
    B. 愁苦
    C. 无奈

  3. “琵琶”的出现主要是为了表达什么? A. 对音乐的热爱
    B. 孤独的情感
    C. 对自然的描写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同样表达了对情感的思考与感悟。
  •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传达深厚的情感。

诗词对比: 黄庭坚的《鼓笛令 其二》与苏轼的《水调歌头》都探讨了人生与情感,但黄庭坚的作品更注重对内心情感的细腻描写,而苏轼则更多地表现出一种豪放与洒脱。


参考资料:

  • 《宋诗鉴赏辞典》
  • 《中国古典诗词选》
  • 《诗词基础知识》

以上内容为对《鼓笛令 其二》的全面解析,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这首古诗。

相关查询

永遇乐·戏赋辛字送茂嘉十二弟赴调 卜算子 其七 重到云岩戏徐斯远 贺新郎 浣溪沙 生查子(简子似) 浣溪沙 其一 寿内子 卜算子 漫兴 鹧鸪天 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 和任师见寄之韵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蕨的词语有哪些 谷字旁的字 日进不衰 石字旁的字 七脚八手 哽咽难言 骨字旁的字 不露辞色 上封 诉求 采字旁的字 国妆特字的祛斑产品有哪些?这份清单助你快速了解_祛斑产品推荐 贝部首的汉字大全_贝部首常用汉字解析 白字旁的字 繁体字的书写方法_掌握繁体字书写技巧 衣带之水 城字繁体字怎么写?这份城字繁体字详解,助你正确书写汉字_汉字繁体字学习 三不惑 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产值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