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5:20: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5:20:30
赠方秀才
高尚继先君,岩居与俗分。
有泉皆漱石,无地不生云。
邻里多垂钓,儿孙半属文。
幽兰在深处,终日自清芬。
这首诗表达了对方秀才的赞美,称他继承了先辈的高尚品德,住在山岩之中远离世俗。山中有泉水流淌,石头清澈见底,四周的土地上云雾缭绕。邻里的人们常常垂钓,儿孙们大多数都在读书写文。深处的幽兰花散发着清香,整日散发着芬芳。
此诗可以看作是对隐居生活和高尚品德的赞美,体现了士人的理想生活方式。诗中的“幽兰”象征着隐士的高洁和宁静,与世俗的喧嚣形成鲜明对比,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
作者介绍: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仲淹,北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思想家。他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情怀而闻名,主张积极进取,关注民生。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范仲淹的隐居时期,表达了他对方秀才的赞美,显示了他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高尚品德的推崇。
范仲淹的《赠方秀才》不仅是对友人的赞美,更是对理想人格的追求。诗中通过描绘方秀才的隐居生活,展现出一种脱离尘世喧嚣、追求内心宁静的生活态度。开头的“高尚继先君”直接点出了方秀才的高尚品德,表明他继承了先辈的优良传统,接着“岩居与俗分”则描绘出方秀才选择隐居的原因,远离尘世的纷扰,选择一种清淡的生活方式。
而“有泉皆漱石,无地不生云”则通过自然的景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隐逸的清幽与宁静,泉水的涤荡和云雾的缭绕,构成了一幅美丽的山水画卷。接下来的“邻里多垂钓,儿孙半属文”,表达了周围人们的生活状态,其中体现出一种和谐的乡村生活,邻里之间和睦相处,孩子们也在努力求学,传承文脉。最后一句“幽兰在深处,终日自清芬”,以幽兰花的清香作为隐士生活的象征,突显了方秀才的高洁与内敛。整首诗通过自然意象与人生态度的结合,表现了对隐逸生活的推崇和对高尚品德的赞美,充满了哲理和情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隐居者的生活,表达了对高尚品德的推崇,表现了对理想生活的向往和对尘世纷扰的超然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方秀才的居住环境是什么样的?
a) 繁华都市
b) 山岩隐居
c) 河边
d) 森林
诗中“幽兰在深处”中的“幽兰”象征着什么?
a) 财富
b) 高洁
c) 朋友
d) 忧愁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