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2:17: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2:17:39
赠吴秀才
范仲淹
万户侯家几叶孙,弟兄红旆独乌巾。
携琴又入庐山去,谁信朱门有逸人。
赠送给吴秀才的诗中提到:在那些权贵家庭中,有多少子孙在繁华喧嚣中追逐名利,而你却独自披着乌巾,身处于清幽之地。你携琴而去,前往庐山,谁会相信在朱门之内还有隐逸的人呢?
作者介绍:范仲淹(989年-1052年),字希文,号岳阳楼记的作者,北宋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其诗词风格以豪放、清新著称,强调社会责任和个人修养。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范仲淹与吴秀才的交往中,表达了作者对吴秀才的赞赏与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反映了当时士人对权贵生活的批判和对清静生活的追求。
《赠吴秀才》是一首表现隐逸思想的诗作,通过对比权贵家庭的繁华与隐士生活的清静,展现了范仲淹对社会名利的思考与对清雅生活的向往。诗的开头“万户侯家几叶孙”以疑问的语气引入,瞬间引起读者对权势的关注,接着转向“弟兄红旆独乌巾”,鲜明对比了权贵子孙的热闹与吴秀才的孤独。此处的“乌巾”不仅是身份的象征,更体现了对清白与独立的执着。
接着,诗人提到吴秀才“携琴又入庐山去”,描绘了他向往自然、追求雅趣的心态,庐山不仅是隐逸的象征,也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最后一句“谁信朱门有逸人”,则是对社会现实的讽刺与反思,表现出对当时士人追名逐利现象的不满。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展现了范仲淹的高洁志向和对吴秀才的深切关怀,令人深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隐逸与名利为主题,反映了作者对追求清静、超脱世俗的理想生活的向往,同时也批判了社会上追名逐利的风气,体现了士人的理想与责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弟兄红旆”指的是什么?
A. 军事荣耀
B. 书香门第
C. 商业富豪
D. 平民百姓
“携琴又入庐山去”中提到的庐山象征着什么?
A. 权力
B. 纷争
C. 隐逸生活
D. 富贵
诗中提到的“朱门”是指哪个方面的象征?
A. 文人
B. 权贵之家
C. 农民
D. 士人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