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史五首其三·夏后氏》

时间: 2025-04-27 15:03:01

诗句

景命还将伯益传,九川功大若为迁。

讴歌终在吾君子,岂是当时不让贤。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3:01

原文展示:

景命还将伯益传,
九川功大若为迁。
讴歌终在吾君子,
岂是当时不让贤。

白话文翻译:

将古代的景命与伯益的传说联系起来,九川的伟大成就又何必因迁移而被忽视呢?歌颂的最终还是要归于我们这些君子,难道在那个时代就真的没有人让贤吗?

注释:

  • 景命:指的是古代帝王的命令或德行。
  • 伯益:古代传说中的贤臣,以治水功著称。
  • 九川:指的是九条河流,象征着伟大的功绩。
  • 让贤:指的是贤能的人相互尊重,不争权夺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范仲淹(989-1052),字希文,号介甫,北宋著名的政治家、文学家和军事家。他以其卓越的政治才能和深厚的文学素养而闻名,是“庆历新政”的主导者之一。范仲淹在文学上有很高的成就,尤以散文和诗词著称。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和改革的背景下,范仲淹通过咏史表达对古代贤臣的钦佩,并借古事来警醒当代士人要珍惜贤才,反映了他对政治理想的追求和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景命”和“伯益”引入,展现了古代贤者的精神和成就。诗中提到的“九川功大”不仅是对历史的回顾,更是对当代的反思。范仲淹通过描绘这些历史人物,实际上是在为当时的君子们呐喊,强调了让贤的重要性。他认为,真正的贤者是应该被尊重和歌颂的,而不是被忽视或遗忘的。整首诗语言简洁而意蕴深厚,既有对历史的敬仰,又有对现实的呼唤,展现了作者的历史观和人生哲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景命还将伯益传:借古代的景命与伯益的事迹,说明贤者的传承。
  2. 九川功大若为迁:虽有伟大的功绩,但因环境的变化而被忽视。
  3. 讴歌终在吾君子:对贤者的赞美最终还是要归于当今的君子。
  4. 岂是当时不让贤:质疑当时社会是否真的没有让贤之人。

修辞手法:

  • 对仗:前两句和后两句形成对仗,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典故:运用历史人物和事件,增加了诗的深度和内涵。

主题思想:

整首诗强调了历史贤者的重要性,倡导尊重和让贤的精神,同时也反映了作者对当代社会风气的思考和期望。

意象分析:

  • 景命:象征着皇权与德行。
  • 伯益:代表着古代贤良之士。
  • 九川:象征着伟大的成就与贡献。
  • 君子:象征着理想中的贤者与道德楷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伯益”是以什么著称的?
    A. 治水
    B. 战斗
    C. 书法

  2. “九川功大”的含义是什么?
    A. 许多河流
    B. 伟大的成就
    C. 迁移的痛苦

  3. 诗中提到的“让贤”指的是什么?
    A. 争权夺利
    B. 尊重贤者
    C. 追求名利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登高》:杜甫
  • 《静夜思》:李白

诗词对比:

  • 《登高》:同样表达对历史和现实的思考,但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抒发。
  • 《静夜思》:通过对月亮的描绘,抒发思乡之情,虽主题不同,但都展现了深刻的情感与思考。

参考资料:

  • 《宋词三百首》
  • 《范仲淹诗文集》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眼儿媚 清平乐(上元赵仲能窗下) 生查子 如梦令 减字木兰花 思佳客 小重山·七夕病中 醉落魄 一落索 其三 薄幸·青楼春晚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诞言 伊戚 日薄西山 弹射臧否 八旗 统一口径 宝盖头的字 兀字旁的字 包含沾的词语有哪些 足不窥户 举世混浊 虫字旁的字 非字旁的字 无结尾的成语 伏暑 廾字旁的字 出卖灵魂 包含疳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