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33:0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33:00
过秦楼
雨蹙幽花,日催残燕,梦觉小楼高枕。
余薰翠被,泛恨红波,柳下系骢寒噤。
妆点澄江素罗,银宇光摇,蓝壶冰浸。
渐天风湿袂,琼瑰盈把,烂逾机锦。
凭细续断绪茸窗,连环珠腕,怕说旧情衰寝。
商量韵叶,依约吹芦,烛泪替人慵甚。
容易重阳又来,吟鬓霜新,歌眉愁沁。
付哀蝉与诉,不记梅娇姓沈。
雨水打湿了幽静的花朵,阳光催促着残留的燕子,梦中我在高楼上安然入睡。
我披着翠色的被子,心中泛起对红波的怨恨,寒风中在柳下系马,感到一阵寒意。
妆饰着澄清的江水,银色的星空轻轻摇曳,蓝色的壶里浸着冰凉的液体。
渐渐地,天风湿润了衣袂,手中捧着琼瑰,锦绣的工艺更显华丽。
我在细细续写那断断续续的情思,手腕上的珠链连成一串,不敢提起往日的情感已然衰退。
我和你商量着韵律,依稀听见芦苇间的吹奏,烛台上的泪水让人懒惰。
重阳节又快到了,吟唱间鬓角已添霜白,歌声中眉间忧愁沁入心底。
把对蝉鸣的哀怨寄托,已不记得那梅花娇艳的女子姓氏沈。
陈洵,清代诗人,生于1644年,卒年不详,擅长诗词,作品风格独特,情感细腻,常描绘自然和人事之间的关系。
《过秦楼》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诗人通过此诗表达个人的情感与对往事的追忆,反映了对旧时光的怀念与对现实的无奈。
《过秦楼》是一首充满细腻情感的诗,诗人在描写中融合了自然景物与个人情感,展现了对往昔的依恋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开篇的“雨蹙幽花,日催残燕”便将读者带入一种静谧而又略显哀伤的氛围,雨水与燕子象征着流逝的时光,暗示着生命的短暂与无常。
接下来的描写中,诗人通过细腻的意象,如“妆点澄江素罗”,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渴望。而“怕说旧情衰寝”则透露了对过去情感的无奈与惆怅,诗人似乎在努力与自身的情感挣扎,试图续写一段已然断裂的情感。
诗的后半部分,随着重阳节的临近,诗人通过“吟鬓霜新,歌眉愁沁”进一步深化了主题,重阳节作为传统节日,既是团圆的象征,也暗含着对时光流逝的感伤。最后一句“付哀蝉与诉,不记梅娇姓沈”则是对过往爱情的淡漠与释然,诗人已经不再执念于过去的情感,只能将其寄托于蝉鸣之中。
整首诗运用了丰富的意象与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生活、时间及感情的深刻思考,给人以深切的共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自然描写与深刻的情感表达,反映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与对旧情的追忆,展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无奈。
诗中“雨蹙幽花”中的“幽花”指的是什么?
诗中“怕说旧情衰寝”表达了什么情感?
“重阳又来”主要暗示了什么?
答案:1-B,2-A,3-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