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18:1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18:18
送田遵古秀才
梅尧臣
蹊。既见游子发,登舟傍寒溪。
沿江抵海澨,行陆至胶西。
入门喜在颜,上堂拜阿上弥下女。
四邻持壶酒,鸡跖间豚蹄。
亲戚庆问毕,诗书速整齐。
即有求贤诏,与子不久睽。
将要离去的游子已经启程,登上小舟沿着寒冷的溪水而行。
沿着江水抵达海边,步行到达胶西的陆地。
进门时脸上满是喜悦,走上厅堂向长辈和妻子致以敬意。
四邻纷纷端来酒壶,鸡鸣狗吠伴着猪蹄的声音。
亲戚们的祝贺询问已经结束,诗书立刻整理齐全。
不久便有求贤的诏书下达,你我将很快重逢。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华,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擅长古诗,尤其擅长五言和七言诗。他的诗风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常描绘田园生活和乡村风光,反映出对社会和人性的思考。
此诗写于梅尧臣送别朋友田遵古时,表达了对朋友求学之路的祝福。田遵古是梅尧臣的好友,诗中浓厚的乡情和对前途的期待,反映了当时社会对知识分子的尊重与期望。
《送田遵古秀才》是一首情感真挚、意境悠远的送别诗。诗的开头通过描绘游子启程的情景,展现了诗人对朋友的深厚情谊。诗中多处描绘了自然景色,如寒溪、江水等,营造了一种清新自然的氛围,反映出游子离家的不舍与期待。
接下来的几句,通过家庭的温暖与邻里的祝贺,突显了游子在求学路上的支持与关怀。特别是“入门喜在颜”,展现了欢喜的气氛,暗示了游子在外的艰辛与归来的希望。最后提到的“求贤诏”,不仅赋予了游子未来的希望,也暗示了社会对有才之人的期待,表现出诗人对友人前途的美好祝愿。
整首诗的结构严谨,意象鲜明,情感自然流露,展现了梅尧臣对友人的关心与祝福,同时也反映了宋代社会对知识与学问的重视,是一首具有深厚人文情怀的送别诗。
蹊。既见游子发,登舟傍寒溪。
诗人描绘了游子即将离别的情景,表明离别的时刻已经来临,游子踏上旅程,舟行在寒冷的小溪旁,体现了离别的孤独与伤感。
沿江抵海澨,行陆至胶西。
游子的旅途并不平坦,从江边到达海边,再到陆地胶西,展现了路途的遥远与艰辛,暗示了求学之路的不易。
入门喜在颜,上堂拜阿上弥下女。
游子归家,脸上洋溢着喜悦,向长辈和妻子致敬,表现出对家庭的眷恋与尊重。
四邻持壶酒,鸡跖间豚蹄。
描绘了邻里之间的热情祝贺,鸡鸣狗吠的乡村生活场景,增添了诗的生活气息。
亲戚庆问毕,诗书速整齐。
表达了亲戚们的询问与祝贺之后,游子迅速整理自己的诗书,显示出对知识的渴求和对未来的期待。
即有求贤诏,与子不久睽。
结尾提到求贤的诏书,预示着游子将有光明的前途,同时也表示诗人与游子会很快重聚,营造出积极向上的情感基调。
整首诗的主题是对友人的祝福与期望,表达了对知识的尊重和对未来的美好祝愿,展现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深厚的友情。
诗中提到游子出发的地点是:
诗中描绘的邻里反应是: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