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3:36:1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3:36:14
寄溧阳陈朋元明府,约秋末过之
作者: 范成大 〔宋代〕
海内交情两断金,一官分袂阻登临。
书来恰值看云眼,梦往谁知共月心。
道义只今无捷径,溪山依旧有清音。
西风满棹蒲帆饱,秉烛相寻语夜深。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与友人之间深厚的友情与离别的惆怅。诗中提到,由于官职的缘故,彼此难以相聚,书信来往的时节正好是看云的时刻,梦中相见又有谁能知道共同的心意。如今道义无路可走,但山水依然传来清脆的声音。西风劲吹,船帆鼓满,夜深人静时,手持蜡烛互相探讨。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范成大,字致能,号仲淹,江苏常州人,南宋著名诗人、词人,擅长山水诗。其诗风清新高远,常借山水抒发个人情感,充满浓厚的乡土气息和人文情怀。
创作背景:
本诗作于南宋时期,诗人因官职原因与好友陈朋元明府分离,表达了对友情的思念和对两地隔阂的惋惜。社会动荡与个人理想的追求,使得诗人对友情、道义的思考愈加深刻。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作者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和对人生的思考。开篇以“海内交情两断金”开启,生动地表达了友情的珍贵和难得,随即引入因官职分离的现实苦涩,展现出一种无奈的情感。这种情感并不是消极的,而是蕴含着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理想的追求。
“书来恰值看云眼,梦往谁知共月心。”这一句描绘了作者在收到书信时的场景,恰逢秋云飘渺,仿佛在与友人心意相通。此处运用了“云”和“月”这两种自然意象,营造出一种清幽、静谧的氛围,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寂寥和思念。
“道义只今无捷径,溪山依旧有清音。”诗人感慨道义的实现并无捷径可走,而自然的溪山依旧传来清音,象征着一种恒久不变的美好与安慰。最后两句“西风满棹蒲帆饱,秉烛相寻语夜深。”描绘了夜晚相聚的情景,西风与船帆象征着远行与希望,而蜡烛光照则暗示了深情的交流和无尽的思索。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既有对友情的珍视,也有对理想与现实的思考,体现了诗人豁达的人生态度和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对离别的惆怅,以及对人生道义的深思。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表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反映出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诗中“海内交情两断金”的意思是?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溪山依旧有__”,代表了自然的恒久与美好。
判断题:诗人通过“西风满棹”表达了对离别的悲伤。(对/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