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0:57: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0:57:11
晓行
篝灯驿吏唤人行,
寥落星河向五更。
马上谁惊千里梦,
石头冈下小车声。
全诗翻译:
篝火旁的驿站官吏在唤人出发,
星星稀疏,银河向天亮时移动。
在马背上,谁会惊醒那千里之外的梦?
石头山冈下,小车驶过的声音。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经典典故,但诗中提到的驿站和行旅的场景在古代诗词中常常被描绘,反映出那一时代人们的生活状态和精神追求。
作者介绍:
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景仁,号君复,南宋时期的诗人,生于浙江,致力于诗歌和山水游记的创作。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常流露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情感。
创作背景:
《晓行》创作于南宋时期,正值社会动荡与文化复兴交替阶段,诗人通过描绘行旅中的情景,表达了对人生旅程的思考,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的感悟。
《晓行》是一首描绘清晨行旅的诗,诗中展现了夜与晨、静与动的鲜明对比。开头两句通过“篝灯”和“寥落星河”描绘出一种朦胧而静谧的氛围:驿吏在昏暗的灯光下呼唤行人,星星在天边渐渐消失,预示着新一天的来临。这些意象不仅描绘出时间的流逝,也暗示着人的旅途即将开始。
第三句“马上谁惊千里梦”引入了内心的思考,马背上的行人似乎在沉睡,远方的理想与现实的旅途交织在一起,表现出一种对梦境的珍视与对现实的无奈。而最后一句“石头冈下小车声”则将读者的视线拉回到现实,车声的响起意味着行旅的开始,梦境与现实的交错使人感受到生活的复杂与多样。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人们在旅途中对理想的追求与内心的沉思,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旅程的感悟和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旅途的清晨景象,表达了对人生旅途的思考,传达出对理想与现实之间矛盾的深刻理解,展现出一种对未来的憧憬与思索。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结合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清晨行旅图,带有哲理性思考。
诗词测试:
《晓行》是谁的作品?
A. 李白
B. 杜甫
C. 范成大
D. 苏轼
诗中提到的“篝灯”主要是用来:
A. 取暖
B. 照明
C. 装饰
D. 显示时间
“千里梦”在诗中象征着:
A. 现实
B. 理想与追求
C. 旅行
D. 安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范成大的《晓行》与王维的《送元二使安西》在主题上都有对行旅的描绘,但前者更侧重于清晨的静谧与思考,而后者则更注重友谊与离别的情感。两者在风格上各有千秋,展现出不同的生活哲学与情感深度。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