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斗蟋蟀》

时间: 2025-04-30 07:25:22

诗句

谁教嚄唶两争雄,白帝馀威到草虫。

可惜旌旗兼壁垒,指挥都是小儿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07:25:22

原文展示:

谁教嚄唶两争雄,白帝馀威到草虫。可惜旌旗兼壁垒,指挥都是小儿童。

白话文翻译:

谁让这两只蟋蟀争着要争雄?白帝的威势依然笼罩着这些草虫。可惜的是,虽然有旌旗和壁垒,指挥的却都是些小孩。

注释:

字词注释:

  • 嚄唶:蟋蟀的鸣叫声,象征争斗。
  • 白帝:指的是白帝城,可能是隐喻权威或强者。
  • 旌旗:指的是军旗,象征着战斗的场景。
  • 壁垒:表示防御工事,暗指争斗的环境。
  • 儿童:指指挥者是年幼的人,暗含无奈和讽刺。

典故解析: “白帝”在此可能指的是历史上的某位皇帝,象征着权威和强大的影响力。蟋蟀的斗争可以看作是弱小者在强大权威面前的挣扎与无奈。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商可,清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作品多表现社会观察和人性思考。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用细腻的笔触描绘生活中的小事。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动荡与变革之际,反映了小人物在权力游戏中的无奈与抗争。

诗歌鉴赏:

《斗蟋蟀》以蟋蟀的斗争作为象征,揭示了小人物在宏大权力面前的无助与悲哀。诗中描绘的场景生动而富有趣味,蟋蟀的斗争看似简单,却折射出更深层次的社会现实。开头两句通过对蟋蟀争雄的描写,引出权威的影响力,暗示小虫子们的斗争与“大人物”的权威之间的关系。尽管有旌旗和壁垒的设立,指挥者却是些小孩,隐喻着在权力的游戏中,真正的操控者可能并非那些表面上的掌权者。通过这种对比,诗人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以及对无辜者的同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谁教嚄唶两争雄:谁让这两只蟋蟀争斗?表达了对争斗原因的疑问。
  2. 白帝馀威到草虫:白帝的威势仍然影响着这些小草虫,暗示权力的延续。
  3. 可惜旌旗兼壁垒:可惜虽然有军旗和防御,表面上看起来很气派。
  4. 指挥都是小儿童:但真正的指挥者却是小孩,反映出对局势的嘲讽。

修辞手法: 诗中运用了比喻和对比的修辞手法。蟋蟀的争斗象征着小人物的抗争,而“白帝”的出现则是权威的象征,形成鲜明对比。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蟋蟀的斗争隐喻社会中的权力斗争,传达了小人物在强权面前的无奈与无助,表现出一种对现实的不满与反思。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蟋蟀:象征小人物、弱者的抗争。
  • 白帝:象征权威与力量。
  • 旌旗和壁垒:象征战争与斗争的场景。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白帝”象征着什么? A. 小虫子
    B. 强大的权威
    C. 自然现象
    D. 宗教信仰

  2. 诗中指挥斗争的“儿童”有什么含义? A. 指挥得当
    B. 形象生动
    C. 讽刺无能
    D. 代表未来

答案:

  1. B
  2.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李白
  • 《春江花月夜》张若虚

诗词对比: 可以与杜甫的《兵车行》进行对比,探讨在战争背景下小人物的悲剧命运。杜甫的诗通过对战争的深刻描写,展现了民众的苦难,与《斗蟋蟀》中的小虫子抗争形成呼应。

参考资料:

  • 《清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指南》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赠吴处士棋 赠冯德之道士 与道士冯德之话别 游龙虎山赠天师 叙事答所知 喜腊雪 题萧山只园寺门 送王长洲禹偁赴阙 送成库部肃建安监税 秋日题琅琊山寺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玩故习常 气字旁的字 崇尚 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垫上运动 包含牍的词语有哪些 蠢朴 一蹶不兴 犬字旁的字 米字旁的字 上竿掇梯 刚愎自用 以逸击劳 龙字旁的字 自身难保 工业社会 掠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迥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言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