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次韵郎中弟见寄》

时间: 2025-08-05 03:23:02

诗句

季子论才到履絇,十年不调可怜渠。

自闻马祖今非佛,不似潜夫但著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5 03:23:02

诗词名称: 次韵郎中弟见寄

作者: 李弥逊 〔宋代〕

类型: 古诗词


原文展示:

季子论才到履絇,十年不调可怜渠。自闻马祖今非佛,不似潜夫但著书。

白话文翻译:

季子谈论才能,如今却穿着草鞋,十年未能得到调任,真让人怜悯他。听说马祖如今不再是佛了,不像潜夫那样只会著书。

注释:

  • 季子:指季长,古代名士,强调才能。
  • 履絇:草鞋,象征贫穷或地位低下。
  • 十年不调:形容长时间没有得到任用或升迁。
  • 马祖:即马祖道一,禅宗大师,文中有失去佛性之意。
  • 潜夫:指潜夫张旭,著名书法家,强调其只写书而无实质作为。

诗词背景:

  • 作者介绍:李弥逊,宋代诗人,出身于士族,擅长诗词,关注社会现实,作品多表现对于人才和社会现状的思考。
  • 创作背景:诗作写于朋友寄来的书信后,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和对当前局势的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人才的重视与忽视。

诗歌鉴赏:

这首诗具有鲜明的社会批判精神,李弥逊通过对“季子”的描写,展现了一个有才能却不被重用的人的悲惨境遇,反映出当时社会中对人才的漠视。诗中提到“十年不调”,不仅仅是对个体命运的惋惜,也是一种对社会体制的质疑。李弥逊运用“马祖今非佛”和“潜夫但著书”的对比,表现出对当代僧侣和书法家的不同看法,意在强调,真正的才能不应仅限于书本之上,而应融入现实实践中。整首诗展现了作者对社会不公的敏感,体现了其对人才的渴望和对社会现状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1. 季子论才到履絇:季子虽谈论自己的才能,但却只能穿着草鞋,暗示其地位卑微。
    2. 十年不调可怜渠:十年未得调任,表现出对季子的同情。
    3. 自闻马祖今非佛:提及马祖(曾被尊为佛),暗指其地位的变化。
    4. 不似潜夫但著书:与潜夫相比,马祖的行为显得更无作为。
  •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对比马祖与潜夫,强调不同的社会角色和价值。
    • 隐喻:草鞋象征低贱地位,佛和书法则象征不同的社会期望。
  • 主题思想:整首诗表达了对人才被埋没的惋惜和对社会现象的批判,反映出一种对社会公正的渴望。

意象分析:

  • 草鞋:象征贫穷和无奈,代表那些有才能却被忽视的人。
  • 马祖:代表曾经的尊贵与现在的失落,反映出社会地位的变化。
  • 著书:象征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的脱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李弥逊的“季子”指的是谁? A. 季长
    B. 季子
    C. 季家
    答案:A

  2. “十年不调”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 A. 高兴
    B. 惋惜
    C. 羡慕
    答案:B

  3. “马祖今非佛”中,马祖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马祖道一
    B. 马祖克
    C. 马祖林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
  • 白居易的《琵琶行》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李弥逊的《次韵郎中弟见寄》:两者均表达对社会的关切,但杜甫的作品更着重于个人的愁苦,而李弥逊则侧重于对人才的惋惜。

参考资料:

  • 《宋诗选》:包含李弥逊及其同时代诗人的作品。
  • 《中国古典诗词解析》:解析古诗歌的艺术特点与情感表达。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晚行 寄李叔器兼寄毛伯明张王臣康叔临三首 其一 闻舂 简徐季益二首 题刘正之所得绵州摹本画鹰 有闻若管吹者意儿童为之问之乃鸟有名竹管者 次韵成父二首 春日杂言十一首 对梅有作六首 自桃川至辰州绝句四十有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夏虫不可语冰 包含蟠的词语有哪些 文字旁的字 绰有余妍 英雄难过美人关 朝歌夜弦 私党 逸尘 广字头的字 新淫之声 高字旁的字 貝字旁的字 工字旁的字 唇如激丹 佳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探奇 含香署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