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1:3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1:37:53
久雨 其二
带雨山云不肯明,
草泥封径断人行。
竹林纵有鸟飞路,
十日不闻鶗鴂声。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持续的雨季,山间的云雾笼罩,显得沉闷而不明亮。泥泞的草地封闭了小路,使人无法通行。虽然竹林里可能有鸟儿飞过,但已整整十天没有听到黄莺的歌声,显得格外寂静。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弥逊,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观和人情世态,风格多有淡淡的忧伤与感慨。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持续的雨季,反映了作者对自然环境变化的感受,同时也可以视作对生活状态的隐喻,表达了对困境的无奈与思考。
《久雨 其二》是一首深具意境的诗,作者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久雨带来的压抑氛围。诗的前两句“带雨山云不肯明,草泥封径断人行”便将读者带入一个阴郁的景象中,山云笼罩,阳光难以透出,草地因雨水变得泥泞不堪,封闭了通往外界的道路,给人一种孤独与窒息的感觉。接下来的两句“竹林纵有鸟飞路,十日不闻鶗鴂声”则进一步加深了这种寂静的氛围。虽然竹林中可能有鸟儿飞过,但黄莺的沉默无疑是对生机的缺失的强调,十天未闻其声,不仅是时间的流逝,也是对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
整首诗的情感基调透出一种无奈与感伤,对自然的描绘不仅是对景物的观察,更是对内心情感的映射。在这场久雨的洗礼中,诗人似乎在反思自我与外界的关系,雨水既是自然现象,也是心灵的象征,表明了在某种环境下生存的无奈与孤独。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反映了在自然环境影响下,个体内心的孤独与无奈,表达了对生活美好事物的渴望与失落感,是对生命状态的深刻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鶗鴂”指的是什么?
A. 一种植物
B. 一种鸟类
C. 一种天气现象
D. 一种山脉
诗的情感基调是怎样的?
A. 欢乐
B. 压抑
C. 愤怒
D. 兴奋
“草泥封径”表现了什么?
A. 自然的美丽
B. 人们的团聚
C. 生活的困境
D. 诗人的愉悦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