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5:1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5:11
调笑
作者:毛滂 〔宋代〕
筵前看柘枝。
河东词客今何地。
密寄软绡三尺泪。
锦城春色隔瞿唐,
故华灼灼今憔悴。
憔悴。何郎地。
密寄软绡三尺泪。
传心语眼郎应记。
翠袖犹芬仙桂。
愿郎学做蝴蝶子。
去去来来花里。
在筵席前,看着那柘枝的舞姿。
如今河东的词客在哪里呢?
我密密寄出三尺的泪水,
锦城的春色隔着瞿唐,
曾经灼灼的华丽,如今却憔悴不堪。
憔悴的模样,何处是郎君的身影?
我密寄三尺的泪水。
传达心意的眼神,郎君应该还记得吧?
翠袖依旧芬芳如仙桂。
愿郎君学着做那蝴蝶,
在花丛中去来。
作者介绍:毛滂,字子明,号雪山,宋代词人。他的词风清新婉约,常以细腻的情感和优美的意象著称。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宋代,正值社会动荡,诗人借词抒发对往事的追忆与对爱情的渴望,表现出一种淡淡的忧伤与思念。
《调笑》是一首充满情感的词作,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表达了对逝去爱情的怀念和对美好事物的渴望。整首词采用了对仗和重复的修辞手法,增强了词句的韵律感和情感的渲染力。
开头“筵前看柘枝”,便设定了一个欢快的场景,而随之而来的“河东词客今何地”则瞬间转入对过往的追忆,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中多次提到“密寄软绡三尺泪”,不仅展现出深切的思念,也象征着泪水的无尽与无奈。随着后文的展开,锦城的春色与瞿唐的遥远,暗示着诗人与爱人之间的距离和无法跨越的障碍。
“愿郎学做蝴蝶子”一句,表现出诗人对自由与美好爱情的向往,蝴蝶在花丛中翩翩起舞,象征着轻盈与无拘无束的爱情理想。这种理想与现实的冲突,构成了整首词的情感核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围绕着思念、距离与爱的理想展开,展示了对失去爱情的无奈与对美好未来的向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河东词客”指的是哪个地区的词人?
A. 河西
B. 河东
C. 北方
D. 南方
诗中“密寄软绡三尺泪”中“软绡”是指什么?
A. 一种衣料
B. 一种花
C. 一种乐器
D. 一种饮品
诗歌的主题主要是关于:
A. 友情
B. 思念与爱情
C. 旅行
D. 归隐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