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从军行》

时间: 2025-04-23 11:35:06

诗句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1:35:06

原文展示

从军行
作者: 杨炯 〔唐代〕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白话文翻译

烽火映照着西京(长安),我的心中自然感到不平静。
我宁愿辞去朝廷的高官,骑上战马环绕龙城。
雪花纷飞使得旗帜的画面暗淡,风中夹杂着鼓声。
我宁愿做一个百人队的长官,胜过做一个读书人。


注释

字词注释

  • 烽火: 指战争的信号,常用来比喻战乱。
  • 凤阙: 指朝廷的高官职位,凤是象征权贵的神鸟。
  • 牙璋: 古代官员的象征,表示权力和地位。
  • 铁骑: 指骑兵,象征勇武之士。
  • 龙城: 指的是长安,古代的都城。
  • : 枯萎,暗淡。
  • 杂鼓声: 指多种鼓声交织,表示战斗的喧嚣。
  • 百夫长: 指军队中负责一百人的长官。
  • 书生: 通常指读书人或文人,象征安逸和文弱。

典故解析

  • 诗中提到的“西京”指的是长安,是当时的政治中心。
  • “凤阙”象征着高官的地位,而“铁骑”则代表着战斗的决心与勇气。
  • 诗人通过对比表现了对战斗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和平时光的不满。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杨炯,字子华,唐代诗人,因其才华而受到重视。他的诗歌多描写战争、边塞生活,具有鲜明的英雄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本诗写于唐代盛世,虽表面上对战争表现出向往,但实际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对战乱的深刻认识与诗人内心的矛盾情感。


诗歌鉴赏

《从军行》是一首体现了杨炯对战争的复杂情感的诗作。诗中开头的“烽火照西京”,极具视觉冲击力,瞬间将读者带入了紧张的战争氛围。烽火作为战争的象征,不仅照亮了西京,也照亮了诗人内心的不平与焦虑。接下来的“心中自不平”,则道出了诗人对国家动荡的不满与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牙璋辞凤阙”,则表现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战斗生活的渴望。在他看来,骑马驰骋于战场,虽然艰苦,却更能体现一个男子汉的价值与豪情。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描绘了战场的严酷与混乱,暗示着战争的艰辛和不易。

最后一句“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更是将全诗的情感推向高潮。诗人宁愿在战场上做一个普通的指挥官,也不愿在书斋中做一个无所作为的读书人。这种豪情壮志,展现了诗人对英雄气概的追求,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状的不满。

整首诗情感真挚,通过对比和意象的运用,表达了诗人对战斗生活的向往与对和平渴望的矛盾,体现了唐代文人对社会、战争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烽火照西京:烽火照亮了西京,暗示着战争的爆发。
  2. 心中自不平:内心感到不满与焦虑。
  3. 牙璋辞凤阙:放弃了高官的地位,选择了勇敢的生活。
  4. 铁骑绕龙城:骑兵环绕着龙城,展现出战斗的场景。
  5. 雪暗凋旗画:狂风雪使得旗帜黯淡,反映出战争的惨烈。
  6. 风多杂鼓声:风中夹杂着鼓声,营造出紧张的氛围。
  7. 宁为百夫长:宁愿做百人的指挥官,表现出对战斗的向往。
  8. 胜作一书生:胜过做一个普通的读书人,强调了对英雄气概的追求。

修辞手法

  • 对仗: 诗中多处对仗工整,如“烽火-心中”、“牙璋-铁骑”等。
  • 比喻: 用“烽火”象征战争,用“铁骑”象征勇士。
  • 意象: 雪、风、鼓声等意象渲染了战斗的氛围,增强了诗的表现力。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向往和对文人生活的厌倦,展现了他勇于担当、渴望为国出征的英雄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烽火: 代表战争与战乱。
  • 龙城: 代表都城长安,象征着国家的命运。
  • : 暗示战争的残酷与无情。
  • 鼓声: 象征着战斗的紧迫与激烈。

这些意象不仅构建了诗歌的整体情境,也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国家、对生活的多重情感。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烽火照西京”中的“烽火”主要象征什么?
    A. 和平 B. 战争 C. 自然现象

  2.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态度?
    A. 对文人生活的向往 B. 对战争的逃避 C. 对战斗生活的向往

  3. 诗中提到的“铁骑”指的是?
    A. 骑兵 B. 步兵 C. 文人

答案

  1. B
  2. C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出塞》 王昌龄
  • 《夜泊牛津》 李白

诗词对比

  • 《出塞》与《从军行》都表达了对战斗的渴望与对国家的忠诚,但《出塞》更侧重于描绘边塞的壮丽与孤独,而《从军行》则突出了诗人的内心矛盾与战斗的豪情。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诗经与汉乐府》
  • 《唐诗鉴赏辞典》

以上资料可以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从军行》及其历史背景与文化内涵。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鸡叫子 春烟 斑竹怨 归来亭 次韵(二首) 律诗二首奉寄玉山 次玉山分题韵(二首) 秋夜独坐有怀玉山徵君 闻夜来醉过春梦楼赠小芙容乐府恨不得从游戏 送郑同夫归豫章分题诗 分题虎丘 题渔家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黍字旁的字 白眉赤眼 弛张 口传心授 黹字旁的字 薪橑 楔齿 大才小用 包含依的词语有哪些 谍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反犬旁的字 秦腔 期颐之寿 鼎字旁的字 尣字旁的字 全诘 各行各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