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05:51:0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05:51:07
夫何伤兮,伤王乎。
欲何为乎,将蠹枯矣。
无人救乎,蠹枯及矣。
不可救乎,嗟伤王。
自为人君,变为人奴。
为人君者,忘戒乎。
这到底有什么伤痛呢,伤的是国王吗?
你想要做什么呢,国家已经快要衰败了。
没有人来救助吗,衰败的局面已经到了。
难道真的无可救药吗,唉,伤心的是国王。
自己作为君王,却变成了奴隶。
做为君王的人,竟然忘记了警戒啊。
典故解析: 本诗表达了对当时统治者的忧虑与痛心,反映了国君失去戒备意识,导致国家衰败的现象。诗中提到的“自为人君,变为人奴”,可以理解为统治者失去了应有的权威和地位,实际上成为了被统治者的奴仆。
作者介绍: 元结,字子渊,号长风,唐代诗人,世称“元白”,以诗、文、书、画皆有造诣。其诗风清新、豪放,善于抒发个人情感,关注社会现实。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唐代中期,正值社会动荡、政局不稳之时。诗人对当时统治者的无能和国家的衰败感到深深忧虑,试图通过诗歌表达对国家与民族的关切。
《至伤》通过简洁的语言和深刻的意象,表达了对国家和君王的痛心与失望。诗的开头以“夫何伤兮,伤王乎”引出主题,强调了国王的痛苦,并通过接下来的几句逐渐深入,揭示出国家面临的危机。诗中反复提到的“蠹”字,象征着国家内部的腐朽和衰败,暗喻着外有压力、内有蛀虫的双重困境。
从情感角度看,诗人对国王的同情和对国家未来的忧虑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沉重的悲伤。最后,“自为人君,变为人奴”的转折更是将这种情感推向高潮,揭示了权力的失落和君主的无奈。
整首诗虽然短小,却蕴含了丰富的历史和哲理,令人深思。诗中所反映的对权力的质疑、对社会的忧虑,至今仍具有现实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全诗通过对国王的关切与忧虑,展现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注。强调了权力的失控和社会的动荡,警示统治者应时刻保持警觉,避免国家的衰败。
意象词汇: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诗歌的核心,传达出对国家和君主命运的深刻反思。
诗词测试:
诗中“蠹”字的意思是什么?
A. 昆虫
B. 腐败
C. 伤痛
D. 统治
诗人对国王的态度是怎样的?
A. 同情
B. 赞美
C. 责备
D. 无所谓
诗的主题主要是反映什么?
A. 个人情感
B. 国家衰败
C. 自然景色
D. 家庭生活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