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23:59:5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23:59:51
汪尚书挽章二首
作者:姜特立 〔宋代〕
昔年宦路意相倾,
四纪中间一寄声。
贤嗣登门如对面,新诗缄兴见输情。
安舆方拟来岩邑,
急讣俄传上玉京。
叹息于今尠人物,
短章吟罢泪沾缨。
这首诗回忆往昔,曾经在官场上与汪尚书的交情深厚,四季之间总有他的音信。贤良的后嗣如同面对面般亲切,新作的诗篇承载着我的情感。如今汪尚书的安葬正在安排之中,讣告已急匆匆地传到京城。感叹如今的人才稀缺,吟诵这短短的诗篇后,泪水沾湿了我的衣襟。
“宦路意相倾”暗示了作者与汪尚书在官场中的深厚交情;“贤嗣”则体现了对汪家后代的尊重与期待;“急讣”与“上玉京”展示了死亡消息传递的迅速,反映出作者对生死的感慨。
作者介绍:姜特立,宋代著名诗人,生平多有仕途波折,擅长诗词,作品常表达对友人的怀念与社会的感慨。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汪尚书去世之际,表达了作者对昔日友谊的追忆与对人才缺乏的哀叹,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人心的失落。
这首诗通过对汪尚书的深情追忆,展现了作者的情感深度与对过往岁月的怀念。诗中采用了“昔年宦路意相倾”这样的开篇,立即引导读者进入一种怀旧的氛围。接着,作者通过“贤嗣登门如对面”的描写,展现了对汪尚书家族后代的期待与善良的情感。整首诗以“叹息于今尠人物”作结,表现出对人才的渴望与对社会现状的忧虑,情感真挚动人。
诗中运用的修辞手法,如对仗、比喻等,增强了诗歌的艺术感和感染力。尤其在情感的传达上,作者通过对话的方式使读者感受到一种亲切感和时代的无奈。总的来说,这首诗不仅是对一位友人的悼念,更是一种对社会与人生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诗歌表达了对友人的怀念与对人才能稀缺的忧虑,情感深沉,具有强烈的时代感。
诗词测试:
“昔年宦路意相倾”中“宦路”指的是什么?
A. 官场生涯
B. 学术研究
C. 商业活动
D. 农业生产
诗中提到的“贤嗣”是指:
A. 汪尚书的朋友
B. 汪尚书的后代
C. 汪尚书的对手
D. 汪尚书的弟子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愤怒
C. 悲伤
D. 满足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