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6:02: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6:02:22
明月歌
月在天兮何高,我居世兮何卑。
高卑相去几万里,年年夜夜长相随。
明月入我怀,我揽明月辉。
妙明中间含万象,此时此境谁能知。
月亮在天上是多么高,我却生活在这个世间是多么卑微。
高低之间相隔几万里,年年夜夜它总伴随在我身边。
明月照进我的怀中,我紧紧拥抱它的光辉。
这明亮的月光中蕴含着万千事物,这样的时刻与境界又有谁能够理解呢?
姜特立,字幼安,号阮亭,宋代诗人,其作品以清新婉约著称,常涉及自然和人文的关系,情感细腻,具有很高的艺术性。
《明月歌》创作于一个宁静的夜晚,诗人在月光下沉思,感受到宇宙的辽阔与个人的渺小,因而产生了深刻的感慨。
《明月歌》是一首极具哲理的抒情诗,通过明月的意象,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的思考。全诗以清丽的语言描绘了月亮的高远与自己处境的卑微,形成鲜明的对比。诗中的“高卑相去几万里”不仅是空间的距离,更是心灵的隔阂,体现了诗人的孤独感与对理想的追求。接着,诗人通过“明月入我怀,我揽明月辉”,表现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渴望,即使在现实的苦涩中,明月依然是他心灵的慰藉。最后一句“此时此境谁能知”,则引发了对宇宙、人生与存在的深刻思考,令人感受到一种哲学的深邃与艺术的魅力。整首诗语言简练而意蕴丰富,展现了诗人对生活的独到见解和深邃情感。
整首诗探讨了人与宇宙、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表现了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人生哲理的思考,充满了哲理和情感的深度。
诗中“高卑相去几万里”主要表达了什么?
“明月入我怀”中的“怀”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