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潄玉斋前杂卉皆龙图王至之所植各赋一章凡得》

时间: 2025-05-04 10:59:35

诗句

修茎无附叶,繁萼攒庭首。

每欲问诗人,定得忘忧否。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59:35

原文展示:

修茎无附叶,繁萼攒庭首。每欲问诗人,定得忘忧否。

白话文翻译:

修长的茎干没有依附的叶子,繁盛的花萼聚集在庭院的顶端。每次想要询问诗人,是否能够找到忘却忧愁的方法。

注释:

  • 修茎:修长的茎干。
  • 繁萼:繁盛的花萼,指花朵的萼片。
  • 攒庭首:聚集在庭院的顶端。
  • 忘忧:忘却忧愁。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善于描绘自然景物,表达个人情感。这首诗可能是在他的居所潄玉斋前,看到王至之所植的各种花卉后有感而作。

创作背景: 这首诗可能是宋祁在欣赏庭院中的花卉时,感叹人生忧愁,希望通过诗歌来寻求心灵的慰藉。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庭院中花卉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忘却忧愁的渴望。诗中的“修茎无附叶”描绘了花卉的孤高之美,而“繁萼攒庭首”则展现了花朵的繁盛景象。诗人通过这两种对比鲜明的意象,表达了对自然之美的欣赏,同时也隐含了对人生忧愁的感慨。最后两句“每欲问诗人,定得忘忧否”直接抒发了诗人希望通过诗歌来寻求心灵慰藉的愿望,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力量的信任和对心灵安宁的向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修茎无附叶”:描绘了花卉的茎干修长而独立,没有依附的叶子,象征着孤高和独立。
  • “繁萼攒庭首”:形容花朵的萼片繁盛,聚集在庭院的顶端,展现了花朵的繁茂和生机。
  • “每欲问诗人”:表达了诗人希望通过诗歌来寻求答案的愿望。
  • “定得忘忧否”:询问是否能够通过诗歌来忘却忧愁,体现了诗人对诗歌力量的期待。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修茎无附叶”和“繁萼攒庭首”的对比,突出了花卉的孤高与繁盛。
  • 设问:通过“每欲问诗人,定得忘忧否”的设问,表达了诗人对诗歌力量的期待。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通过自然景物来寻求心灵的慰藉,表达了诗人对忘却忧愁的渴望和对诗歌力量的信任。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修茎:象征孤高和独立。
  • 繁萼:象征繁盛和生机。
  • 忘忧:象征心灵的慰藉和安宁。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修茎无附叶”描绘了什么景象? A. 花卉的茎干修长而独立 B. 花卉的叶子繁茂 C. 花卉的花朵繁盛 D. 花卉的萼片聚集

  2. 诗中的“繁萼攒庭首”形容了什么? A. 花卉的茎干修长 B. 花卉的叶子繁茂 C. 花卉的花朵繁盛 D. 花卉的萼片聚集

  3. 诗中的“每欲问诗人,定得忘忧否”表达了什么愿望? A. 希望通过诗歌来寻求答案 B. 希望通过自然景物来忘却忧愁 C. 希望通过诗歌来表达情感 D. 希望通过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

答案:1. A 2. D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描绘山居的自然景物,表达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 杜甫的《春望》:通过描绘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词对比:

  • 宋祁的《潄玉斋前杂卉皆龙图王至之所植各赋一章凡得》与王维的《山居秋暝》:两者都通过描绘自然景物来表达情感,但宋祁的诗更侧重于通过花卉来寻求心灵的慰藉,而王维的诗则更侧重于表达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收录了宋祁的诗歌,并提供了详细的注释和解析。
  • 《宋代文学史》:介绍了宋代文学的发展历程和主要作家的生平与作品。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禁林讌会之什 偈三首 其三 偈三首 其二 偈三首 其一 自赞 题出山相 偈三首 偈三首 偈三首 赋得朗朗如玉山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滞气 脩辞立诚 包含定的词语有哪些 雕肝掐肾 蜂拥而上 刀字旁的字 戈字旁的字 舌字旁的字 分甘同苦 歺字旁的字 威摄 人莫予毒 包含峡的词语有哪些 丶字旁的字 首冠 斋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雹的词语有哪些 佣直 秦长脚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