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1:31:3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1:31:39
原文展示:
光禄叶大卿哀词 宋祁 〔宋代〕
八十浮龄尽,三千去日长。 丛兰秋寂寞,卿月夜苍茫。 里友歌迎绋,州民酹续浆。 英魂知所托,桥梓蔼成行。
白话文翻译:
八十岁的生命如同浮云般消逝,过去的日子漫长无边。 秋天的兰花丛中显得寂寞,明亮的月光下夜色苍茫。 乡里的朋友唱着挽歌迎接灵车,州里的百姓继续敬酒祭奠。 英勇的灵魂知道归宿,桥边的梓树郁郁葱葱。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宋祁(998-1061),字子京,北宋文学家、政治家。他是宋代文学的重要人物,尤以诗文著称。宋祁的诗歌风格典雅,善于运用典故和比喻,表达深沉的情感和对人生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为光禄叶大卿所作的哀词,叶大卿可能是宋祁的朋友或同僚。诗中表达了对叶大卿逝世的哀悼和对生命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叶大卿逝世的哀悼,展现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首句“八十浮龄尽,三千去日长”以浮云和漫长的过去日子比喻生命的短暂和时间的流逝,表达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中间两句“丛兰秋寂寞,卿月夜苍茫”通过秋天的兰花和苍茫的夜色,营造了一种凄凉和孤寂的氛围,进一步强化了哀悼之情。最后两句“英魂知所托,桥梓蔼成行”则寄托了对逝者灵魂的安息和对其生前品德的赞美,桥边的梓树郁郁葱葱,象征着逝者的精神永存。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对生命无常的感慨和对逝者的哀悼。通过比喻、拟人和对仗等修辞手法,表达了诗人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和对生命短暂的深刻认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八十浮龄尽”中的“浮龄”比喻什么? A. 生命的短暂 B. 生命的漫长 C. 生命的辉煌 D. 生命的平凡
诗中“丛兰秋寂寞”中的“寂寞”赋予了什么情感? A. 兰花 B. 秋天 C. 诗人 D. 逝者
诗中“英魂知所托”中的“英魂”指的是什么? A. 英勇的灵魂 B. 英俊的灵魂 C. 英雄的灵魂 D. 英明的灵魂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