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01: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01:12
寄韬光禅师
白居易 〔唐代〕
一山门作两山门,两寺原从一寺分。
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前台花发后台见,上界钟声下界闻。
遥想吾师行道处,天香桂子落纷纷。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山门和两座寺庙的景象,山门仿佛分成了两个,而这两座寺庙原本是同一个寺庙分开的。东边的溪水流向西边,南边的云彩升起于北边。前台的花儿绽放,后台则能看见;上面的钟声传下,下面的人也能听见。遥想我的师父修行的地方,天香飘散,桂花纷纷落下。
韬光禅师是唐代著名的禅宗大师,白居易在这首诗中寄托了对师父的思念之情,同时也表达了对禅宗思想的敬仰。诗中提到的桂花,常用于描写优雅和高洁的事物,象征着师父的德行。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其平易近人的诗风和对社会现实的关注而闻名。
创作背景:本诗写于白居易对韬光禅师的怀念之际,表达了他对修行生活的向往与尊重,同时反映了他对自然美的赞美。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展现了山水之间的和谐美景,体现了白居易对于自然与修行的深刻理解与思考。诗中通过山门、寺庙、溪水、云彩等意象的描绘,营造出一种清净、宁静的氛围,体现了禅宗的思想。白居易用对比的手法,将东涧与西涧、南山与北山并列,表现出一种空间的对称美,让人感受到大自然的和谐。最后,诗人通过对师父的遥想,将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象相结合,营造出一种超然的境界,使人倍感悠远与惆怅。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该诗运用了对仗、比喻等修辞手法,使意象更加鲜明。比如“东涧水流西涧水”对称,增强了音韵美和节奏感。
主题思想:诗歌表达了对禅宗的向往与对师父的怀念,体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及对修行境界的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东涧水流西涧水”表达了什么意象?
诗中的桂花象征着什么?
"上界钟声下界闻"中“上界”与“下界”有什么关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白居易的《寄韬光禅师》与李白的《月夜思》都表达了对自然与情感的思考,但白居易更注重意境的宁静与哲理,而李白则表现出更多的豪放与个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