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2:53: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2:53:45
《示仆人邹坤 其二》
无田失恒业,使尔食佣贱。
不伤寒馁偏,但令肌骨鍊。
富室多肥儿,有时腹无苋。
食客满朱门,转眄堂无燕。
怠事及天殃,报施随左券。
高宦非吾心,荣华息尔愿。
依人事事难,岂若归耕便。
吾家东舍村,田园荒已遍。
约尔扶犁锄,竭力供租佃。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对仆人邹坤的劝诫,强调了农田与恒业的重要性。他认为失去土地就失去了稳定的生活,仆人为了生计而做佣人,但生活却依旧艰难,身体也因饥寒而受苦。富贵人家虽有肥胖的孩子,有时却也会遭遇饥饿。食客满堂,然而家中却缺乏温暖。懈怠的生活会导致天灾人祸,施舍也只是纸上谈兵。高官显贵并非他的追求,荣华富贵也不是仆人所愿。他认为依附于人生活很难,不如回归田园,过上自给自足的生活。他的家乡田园已经荒废,呼吁仆人一起耕作,努力谋生。
作者介绍:陈斌(清代),是一位关注社会民生的诗人,他的作品往往表现出对农民生活的关心与对贫苦生活的深切同情。
创作背景:该诗写于清代,是在社会动荡和农民困苦的背景下创作的,陈斌通过对仆人邹坤的劝诫,表达了对土地和自给自足生活的向往。
这首诗以其深刻的社会观察和人文关怀,展现了清代农民的艰难处境。诗人通过对仆人邹坤的劝诫,传达出一种对社会现状的不满和对简单田园生活的向往。全诗在结构上严谨,层层递进,从失去土地的无奈引入到生活的苦楚,再到对富贵人生的批判,最后回归田园的理想,显示了诗人深厚的生活体验和对人性的关注。
诗中描绘的富贵人家虽有食客满堂,却常常缺乏温暖和实际的生活保障,形成了对比,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矛盾。这种对比不仅揭示了富贵生活的虚幻,也强调了劳动和自给自足的重要性。诗人对高官显贵的批判,显示出他对世俗名利的不屑,更表现出对自然和乡土的向往。这种情感在“岂若归耕便”一联中达到了高潮,传达出一种归隐田园、追求宁静生活的理想。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这首诗反映出对土地和劳动的珍视,提倡自给自足的生活,批判了奢华与依赖他人的生活方式,揭示了自然与人性之间的和谐关系。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无田失恒业”,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
诗中提到“高宦非吾心”,这句话表达了什么?
诗中提到“岂若归耕便”,这是表达怎样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