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19:04: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19:04:54
东望陈留日欲曛,每因刀笔想夫君。自从郭泰碑铭后,只见黄金不见文。
向东望去,陈留的日头快要落下了,每当这个时候,我总是想到我的丈夫。自从郭泰的碑铭出现后,看到的只有金子,而再也看不到文雅的文字了。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罗隐(835年-901年),唐代诗人,字梦阮,号拾遗,曾任官职。罗隐的诗风清新脱俗,擅长写景抒情,常常表达对人生的感悟和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唐代,正值社会风气逐渐向物质倾斜的时期。诗人通过对个人情感的抒发,反映出对当时社会文化的失落和对人际关系的思考。
《圉城偶作》是罗隐在一段特定的情境中抒发个人情感和对社会现象的感慨之作。诗中描绘了夕阳西下的景象,给人以一种宁静又略显忧伤的感觉。诗人站在城墙上,向东望去,陈留的日头即将落下,这一景象引发了他对丈夫的思念,情感深沉而真挚。
“每因刀笔想夫君”一句,展现了诗人作为一个文人的身份和对家庭的思恋。刀笔不仅指代写作的工具,也象征着文人的责任与使命。这种情感的表达让人感受到一种隐忍的力量。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对郭泰碑铭的提及,反映出诗人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批判。他对财富的渴求和对文采的追求形成了鲜明对比,揭示了文化的衰退和物质的膨胀。
整首诗通过简单的意象和情感的交织,展现了一个时代的缩影,具有较强的社会性和人文关怀。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反映了诗人在对丈夫的思念中,对当时社会风气的感慨与批判,强调了文化的衰退与物质的膨胀之间的矛盾。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日欲曛”是什么意思?
“刀笔”在诗中象征什么?
诗中的“黄金”与“文”形成了什么样的对比?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